為什么我們不僅以軟件開發為目標,還以電動汽車生產為目標?
汽車工業的經濟規模在世界范圍內為每年300萬億日元,在日本為50萬億日元,是許多工業國家的重點產業。 如今,美國和中國有數百家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初創公司,其中一些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包括特斯拉。 在這個汽車行業發生巨大變化的時代,例如向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的轉變,我們創立了圖靈,因為我們認為初創公司有必要直接從日本挑戰這一領域。
雖然全自動駕駛電動汽車表面上的形狀像汽車,但我們相信它們將與傳統電動汽車完全不同。 這讓我想起了智能手機和手機之間的關系。 為了創造下一代產品,我們不僅專注于軟件開發,還專注于電動汽車生產。
為什么全自動駕駛需要大規模基礎設施模型?
2023 年,以生成式 AI 和聊天 GPT 為代表的 LLM(大規模語言模型)的出現震驚了我們。 從表面上看,這可能會給人一種印象,即它是一個繪圖或聊天機器人。 然而,這些人工智能的本質是它們感知和理解世界。
圖靈的自動駕駛方法基于攝像頭,重點是驅動決策機制。 我們相信,以與人類駕駛學習相同的方法開發人工智能,將導致實現完全自動駕駛。 啟用大規模基礎設施模型來理解和控制現實世界將實現5級自動駕駛。
全自動駕駛EV何時實現?
我們相信,在2030年這是很有可能的。
全自動駕駛需要與人類同等水平的識別和判斷能力。 為了實現全自動駕駛,我們認為有必要創建一個大規模的深度學習模型。 我們還認為,為了構建模型,有必要獲取、管理和操作大量的駕駛數據。
我們已經建立了一個相當大的駕駛數據庫,我們計劃在未來呈指數級增長。 將來,我們將創建一個系統,允許從圖靈出售的汽車中獲取駕駛數據。
人工智能的能力繼續呈指數級增長,我們相信,即使我們悲觀地估計,到2030年,完全自動駕駛也將完全可行。 這只是圖靈的年生產能力達到10,000臺的時候,我們將繼續在電動汽車制造和人工智能技術方面發展圖靈。
圖靈的下一步是什么?
2030年:生產10,000輛全自動駕駛EV,上市
2027年:開始量產全自動駕駛EV
2025年:工廠成立,完成100輛交付
2023年:成立生產100臺的自有工廠,開設東京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