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項目主要特點:
1)輕量化:裝備總質量3000kg和4500kg,適合我國普遍裝備的米171和直八8外掛運輸。
2)多功能:前雙臂、后折臂結構(J3為多級伸縮復合折臂),還有多個液壓輸出接口,可連接發電機、空壓機、制氧機、水泵、各種手動液壓工具設備和照明、充電。同時具備搜索和救援功能,配備多種輔具,具備遠距離大范圍掃描式搜索和幾乎所有救援機械所具備的挖掘、破碎、剪切、擴張、鋸斷、抓裝、叉裝、吊運、舉升、推拉、支撐、高空作業等功能,單機可替代20名義上人工作業。
3)高機動越野和作業穩定性:增壓柴油發動機、履帶底盤、四只蛙式支腿,可在高原、非公路環境(涉水、泥濘、廢墟、洼地、坡道等)行走和平穩作業。
4)智能化控制和高效通訊:機器人采用液壓驅動方式,其控制系統建立在電液比例系統建模、工作臂的運動分析等基礎上,并基于CAN總線的電液比例控制技術進行開發。配備無線遙控模塊,使機器人具有簡單化的操作和遙控操作功能。此外,控制系統具備高可靠性和魯棒性等特點,確保機器人救援過程中的安全性。各作業臂末端、車身、高空作業欄、支腿等部位裝有多個相機和傳感器,搜索臂末端配備麥克、擴音器、ccd相機、生命探測儀、照明燈等,可實現操作人員、救援裝備、救援人員、遇難者及多救援裝備間的無線通訊。
5)模塊化設計:為降低裝備總質量,滿足直升機外掛載荷需求和實現裝備多功能快速轉換,項目支腿、機械臂、輔具等采用模塊化設計。
6)裝備MTBF達到1500小時以上。
2、項目突破的關鍵技術及主要的創新點:
1)多功能搜尋、救援裝備創新結構設計;
2)關鍵部件輕量化設計與制造;
3)整機運動學、動力學及結構穩定性分析技術;
4)多機電系統的總線管理技術;
5)搶險救援裝備控制系統的機電液聯合仿真技術;
6)多功能救援裝備的智能化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