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V小車正在工作
AR眼鏡也是“巡檢員”
一輛AGV小車(自動導向車 Automated Guided Vehicle)沿著既定路線緩緩駛向電梯。當它靠近電梯時,電梯門自動打開。小車調整好姿勢,輕松“走”進電梯。到達2樓倉庫后,電梯再次自動開門,小車前往立體倉庫拿取指定原料,而后再乘坐電梯下樓運送至生產線。
AGV小車也能自動“乘坐”電梯?這樣的科幻場景,如今在中國巨石5G全連接塑制品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成了真。
在這個占地150畝的未來工廠里,機器人工友是絕對的“主角”。除了能乘坐電梯、搬運原料的AGV小車,還有不知疲倦揮舞著“手臂”的機器人,精準操作配料、吹膜、制袋等工序,就連“監工”都是一臺臺5G智慧攝像頭。整個工廠仿佛一個有智慧的機械生物體,即使在關燈狀態下也能運轉自如。
“這是我們耗費1年時間打造的5G未來工廠,也是行業內首個真正意義上的‘5G全連接工廠’。”中國巨石信息技術中心主任于亞東頗為自豪地介紹。
而這一切的操控者,就是“巨石大腦”系統。“我們迭代升級了‘巨石大腦’2.0版,目前‘巨石大腦’連接了該車間7大類近200臺設備,每天實時處理10萬點位數據。”于亞東指著大屏說,以前設備與設備間需要布線才能實現聯動,如今只需“巨石大腦”,即可真正實現端到端的柔性化和自動化生產。
相較于傳統網絡而言,5G模式下,機器控制精度能提升3倍以上。這是個什么概念?“巨石大腦”下達一個指令,此前機器反應時間可能需要0.05秒左右,如今可以壓縮至0.015秒以內,肉眼感官上幾乎看不到延遲,整個環節變得更加絲滑流暢。
各個機器人各司其職,基本不需要休息,接近零差錯率。要是有設備“生病”了,“巨石大腦”就會切換到“老中醫”身份,通過“望聞問切”在線“號脈”,找準“病情”對癥下藥,整個過程不過一兩分鐘時間。
機器人工友既能干“粗活”,也能做“細活”,“數字大腦”監測全流程生產……如今,這樣的場景在桐鄉車間里越來越常見。
桐昆恒超公司內,AR眼鏡就是“巡檢員”,工作人員只需手指在空中輕盈點擊,就能立即知道設備的各項參數;順木智造基地立體倉庫里,取貨升降機能輕松抓取重達500公斤的貨物,在倉庫內飛速穿梭;浙江中澤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車間的自動化沖壓機已是一名“熟練工”,在短短60秒內能夠穩定按壓80多次……
從“制造”到“智造”,生產一線的變化,折射出桐鄉產業發展的新興之勢。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
2025-04-07 12:08
2025-04-07 12:07
2025-04-07 12:06
2025-04-07 0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