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優化生產力和內部工作流程以提高競爭力都是繞不過的難題。內部物流自動化,將員工從重復性和危險性的物料運輸工作中解放出來 , 從而確保員工安全,讓員工專注于價值更高的活動。為達成這樣的目標,AGV和AMR出現在企業的選項當中,但是它們之間的區別,還是很讓人模糊,難以分清,今天就一起來看。
AGV是 Automated Guided Vehicle 縮寫,意即“自動導引運輸車”。
AMR是 Automated Mobile Robot 縮寫,意即“自主移動機器人”。
(AMR的種類有很多,例如引導服務機器人、安防巡檢機器人、智慧清潔機器人、物流運輸機器人等等,本文主要講的是物流運輸機器人。)
相似之處
有僅有一個共同點:運輸物品的
AGV和AMR兩者都可以實現物料運輸,但其相似性也僅止步于此。
AGV“廣義”上是指基于各種定位導航技術,不需要人駕駛的自動運輸車輛。有人駕駛運輸車輛(如有人駕駛的叉車)不是AGV。
AMR“廣義”上是指自主性很強的移動機器人。自主性弱的移動機器人(如遙控式和導軌式等)不能稱作AMR,能對環境中各種動態變化做出自主決策的移動機器人才能被稱作AMR。
導航方式:
固定路線vs智能導航
AGV:通常依賴預設的磁條、軌道或激光等固定路徑進行導航,需要事先安裝和維護這些基礎設施。AGV只是一個大型的執行器,一舉一動都依賴于中央控制系統的調度。市面上部分AGV也具備一定的計算能力,但仍然脫離不了中央控制系統,靈活性有限。
AMR:內置導航和路徑規劃算法,無需物理導引線或標記,通過集成的超聲波、傳感器、攝像頭和激光雷達等感知系統實時感知周圍環境,并通過算法計算出最優的路徑。這些算法考慮到障礙物、動態環境和車輛動力學等因素,以確保在復雜的環境中自主規劃并實現安全、穩定和高效的移動。常用的導航技術包括SLAM、VSLAM等。
靈活性
不會變通vs融會貫通
AGV:由于依賴固定路線,一旦設定,后期如有修改路線需求,還需額外增加成本并干擾生產制造的進行,可以探測出面前的障礙物,但是無法繞行,因此一旦遇到障礙物,只能直接停止前進,直至障礙物被移除。
AMR:具有高度靈活性,能夠根據環境變化快速調整路線,適合動態變化的工作環境,能夠實現完全自主工作,而且如果面前有叉車、貨板、人員或其他障礙物,它都能使用最佳替代路線實現安全繞行。
部署與維護
復雜更改難vs簡單柔性化
AGV:部署比較復雜,需要貼二維碼或鋪設磁條,工作量大而且易損壞;并且,運行區域越大,部署越復雜。前期部署時需要較大的人力物力投入,后期如業務變化意味著重新部署,改造麻煩,成本高昂。
AMR:從部署難度講,AMR的部署更加簡單,基于SLAM技術操作機器人繞著AMR運行區域繪制出環境地圖即可,然后在直觀的地圖上進行停靠點編輯,業務變更,在地圖上多點幾個點就完事,更“柔性化”。幾乎不需要對現有設施進行改造,維護成本相對較低,但技術復雜度更高。
人-機-機協同
能力有限vs高效運行
AGV:由于其固定的運行路徑,與人協同工作的能力有限。AGV由于活動范圍受實體導引線的約束,多機在實體導引線上只能排隊,或者像火車軌道線那樣進行交通管制,協同效果較差。
AMR:擁有深度感知、動態路徑規劃和主動避障的能力,能夠更好地與人類同事協作,適應復雜的人機交互環境。
由于AMR可以自主規劃路徑,主動避障繞行,所以更為自由靈活,根據任務情況,在任何沒有障礙的區域都可以自由通行,同時避免死鎖,實現多機協同高效運行。
應用場景
短程固定vs靈活多變
AGV:依賴于預定路徑和外部控制,適用于相對簡單和結構化的環境。更適合于生產線固定、產品種類較少且變化不大的大型制造企業。在相對簡單的短程點對點運輸場景中,具有優勢和性價比。
AMR:適用于需要高度靈活應對市場需求變化的小型或中型企業,以及那些經常需要調整生產流程的環境,應用場景更多。廣泛應用于各個行業,包括制造業、物流和配送、醫療保健、零售和電子商務等。
總的來說,AMR和AGV在技術、功能和應用場景上有所不同。選擇哪種取決于具體的需求和應用場景。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