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美國Peerless Research Group、MHI(美國物料搬運行業協會)和The Robotics Group聯合發布的《2024年內部物流機器人調查報告》揭示了機器人在倉儲和物流領域需求的顯著增長。該報告顯示,盡管兩年前還有40%的公司表示沒有計劃使用機器人,但這一比例已大幅下降至8%,而計劃使用機器人的公司比例則躍升至46%。
調查背景與方法
本次調查在2024年1月至2月期間,通過電子郵件向《物流管理》、《供應鏈管理評論》和《現代物料搬運》雜志的訂閱者發放,共收到216份有效問卷。受訪者來自制造業(32%)、非制造業(21%)、運輸和倉儲服務(15%)以及零售貿易(14%)等多個行業,他們在公司內擔任從企業管理到物流經理等各種職務。
機器人使用情況與趨勢
報告顯示,近半數(46%)受訪公司已經在使用一種或多種類型的機器人,33%計劃在未來三年內使用機器人,10%計劃在三年后使用,而僅有8%的公司表示目前沒有使用機器人的計劃。相比兩年前,這一變化突顯了機器人在提高倉儲和配送效率方面的巨大潛力。
值得注意的是,自動引導車輛(AGVs)、關節機器人和協作機器人(cobots)的廣泛應用,正在幫助企業應對多年來一直困擾他們的倉庫工人短缺問題。這些機器人可以全天候不間斷地工作,提高了倉庫操作的效率和準確性。
機器人投資動因與挑戰
在影響公司投資機器人決策的外部因素中,34%的受訪者認為經濟衰退會產生重大影響,28%指出勞動成本和限制是主要因素,24%預計通貨膨脹會產生顯著影響,而17%則關注環境、社會和治理(ESG)問題。14%的公司表示,勞動成本和限制將顯著增加他們對機器人技術的投資 。
MHI執行主任George Prest表示:“隨著勞動力市場的持續緊張,企業越來越認識到機器人在解決勞動力短缺和提高生產力方面的潛力。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越來越多的公司正在積極探索和實施機器人技術,以保持競爭力并應對未來的挑戰”。
未來展望與市場需求
在展望未來三年的機器人應用時,40%的公司希望使用機器人進行卡車裝卸,32%計劃使用重載機器人進行貨物運輸,32%計劃進行訂單揀選和分揀。其他感興趣的機器人類型包括協作式巷道揀選系統(24%)、自主箱處理機器人(24%)和固定工業機器人(24%)。
報告還顯示,企業在倉庫自動化方面的投資動因主要包括解決勞動力短缺(40%)、降低勞動成本(36%)和提高勞動生產力(32%)。在倉庫機器人項目的實施階段,43%的公司處于教育和知識積累階段,20%在制定戰略和愿景,13%正在完成商業案例和資本籌措,7%在進行影響分析,7%在記錄需求,另有7%正在進行積極選擇 。
2024年內部物流機器人調查報告揭示了機器人技術在倉儲和物流領域的迅猛發展趨勢。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機器人的價值,并積極投資于這項技術,機器人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應對勞動力短缺方面的作用將越來越重要。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的擴展,機器人將在內部物流領域發揮更加關鍵的作用,為行業帶來革命性的變革。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
2025-04-07 12:08
2025-04-07 12:07
2025-04-07 12:06
2025-04-07 09:52
2025-04-07 09:49
2025-04-07 0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