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車、取車
都不需要車主親力親為
一切交由智能機器人來辦
徐州市首個
展覽館地下停車場
將于2024年4月22日
正式投入運營
位置:位于淮海西路與立達路交叉口西北方向
展覽館地下停車場總面積約7600平方米,設計為地下2層,采用智能停車機器人進行自動化泊車,共設置停車泊位236個,其中充電車位28個。
如何收費?
機器人如何“幫忙”停車?
.....
和大徐一起來看看吧
機器人幫你停車
大徐在現場看到,智能停車機器人主色調為紅色,長4.1米、寬1.7米、高0.28米,載車板尺寸為長5.3米、寬2.2米、厚6厘米,容車尺寸轎車為長5.1米、寬1.9米、高1.55米;SUV車為長5.1米、寬1.9米、高2.05米,最大載重量2.35噸,可滿足市面上絕大多數私家車輛需要。
據了解,它直行速度為1.5米/秒,橫移速度在0.8米/秒。因為安裝了八輪八驅的麥克納姆輪,可實現360度轉動。
智能停車機器人采用慣性導航及激光避障等多導航傳感器融合,導航精度為2厘米,定位精度為2毫米,是行業最先進的導航定位技術。機器人自動充電,可充電2000次,滿電可運行4—6個小時。
“有了它的幫助,不僅可以有效提升停車場存儲空間,增加停車密度,還可以避免車輛不好停放、不好找車位及取車時找不到車的麻煩。”技術人員說。
去年10月開始試運營
在展覽館地下停車場一層,大徐看到,當汽車停放在載車板上后,智能停車機器人會鉆入載車板底進行舉升,然后將汽車和載車板一同運載到指定停車位置。試運行期間,技術人員對存取車路徑進行了優化,有時候為了移動一輛車,會有4輛AGV共同作業。
自去年10月7日試運營以來,截至4月17日共試運營193天,共停放車輛24382輛次,日均停放75輛次。車輛停放高峰期為每天上午9點和下午3點,其中今年2月14日停放輛次最高,為244輛次。調查發現,停放車輛以周邊車輛尤其是徐醫附院停放車輛居多,停放高峰期恰好是醫院上班時間,而且有7092車輛為外地牌照,魯、皖牌照居多。
為了讓大家更好地使用,建設單位還不斷優化服務項目。在泊車房東北方向靠近立達路位置,新建了一處亭子,總面積近15平方米,里面有空調、飲水機、坐凳。方便取車市民在等候時有歇腳、喝水之所。
市民如何使用?
市民停車時可以將車開到泊車房門口,車庫門自動打開,直行開進即可。按要求停好車后,在泊車房門口的存車屏幕上點擊“打√”進行信息確認,即可完成存車。
取車時,市民在等待區點擊自己的車牌號取車,停車超過30分鐘會顯示繳費二維碼。
收費標準
目前收費標準執行政府定價,停車時間在30分鐘內(含30分鐘)免收停車費;藍牌照(含黑牌)機動車計次收費為,停放2小時內(含2小時),每輛每次收費5元,不足2小時按照2小時計費;計時收費為,連續停放超過2小時,每增加半小時加收2元,不足半小時按照半小時計費。24小時連續停放最高收費30元;對執行公務的行政執法車、警車、救護車、工程搶險車、市政服務車、軍車等免費。
文字 | 陸銘
圖片 | 劉冰
一審 | 耿萌
二審 | 魏曉青
三審 | 吳悠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1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