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擔心,從今年春天開始,卡車司機的加班時間將受到限制,從而導致物流業出現嚴重的勞動力短缺。卡車司機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待命,以完成裝貨、卸貨和其他貨物裝卸任務。國際機器人展覽會上提出了許多提高此類工作效率的建議。用于卸載集裝箱的卸載機器人和用于裝載和卸載托盤的碼垛和卸垛系統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兩條臂高速拆箱/XYZ Robotics(星猿哲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2023 年日本國際機器人展覽會上備受關注的機器人系統之一是用于卸載集裝箱的拆箱機器人
2023 年日本國際機器人展覽會上備受關注的機器人系統之一是用于卸載集裝箱的拆箱機器人。
總部位于中國上海的星猿哲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日本子公司也展出了名為 RockyDual 的裝卸/拆箱系統。該系統由安裝在移動底座上的機械臂和伸縮式傳送帶組成。
該系統的一個特點是配有兩個機械臂。機器人站在裝載平臺上,左右兩個機械臂一前一后工作,卸載速度可達每小時 1,200 箱,裝載速度可達每小時 800 箱。它可以處理高達 10 度的傾斜。
猿哲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是 2018 年在美國波士頓成立的一家風險投資公司,由曾在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學習機器人技術的中國首席執行官周佳驥和曾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學習機器人技術的中國臺灣首席技術官余冠廷共同創立。此后,該公司將基地遷至中國,并在中國、美國、德國、韓國和其他國家取得了交付業績。日本子公司于去年 3 月開始全面運營。
該公司在內部開發了各種核心技術,包括軟件算法和視覺傳感器,還可以提供碼垛/拆垛系統。日本子公司剛剛成立,但計劃于今年 1 月開始與用戶進行示范測試。銷售部總經理 Futoshi Koike 說:"我們希望在日本建立業績記錄。
高速碼垛和緊湊型/有信精機
與使用垂直多關節機器人碼垛相比,占地面積可以更加緊湊
有信精機(Yushin Seiki) 是注塑機拆卸機器人的領先制造商,在國際機器人展覽會上展出了 PA 系列碼垛機器人,最近收到了許多詢問。
負責碼垛機器人銷售部的執行官 Naoki Tsuji 說:"重型搬運對人來說是一個沉重的負擔,公司面臨著工傷事故的風險。機器人化的呼聲終于響徹云霄。銷售很火爆:'包括安裝工作在內,我們在 2012 年 5 月之前的計劃都排滿了。"
PS 系列機器人由三個正交軸組成,利用取出式機器人技術,專為碼垛應用而設計。展會上展出了有效載荷為 50 公斤的 PA-50LC,并演示了每分鐘 10 個箱子的高速傳送。
PA-50LC 高度僅為 3 米,結構緊湊,這一點也很吸引人:"我們需要在 3 米的高度內堆疊高達 2 米的貨物,而 PA 系列可以做到這一點。在面板展示中,還宣傳了縱向移動軸最長可延伸至 7 米的能力。
從出發到拆箱的一站式服務/芝浦機械
芝浦機械推出了工廠內物流“Rojirobo”系列系統
ROJIROBO 是一組系統的總稱,用于實現工廠紙箱輸送和開箱自動化。該系統以 SCARA 機械手為基礎,適用于不同的開箱過程。它們根據用戶的要求重新組合,成為一個系統。
在展會上,通過將三個機器人系統與輥筒輸送機和其他設備相結合,展示了從拆垛、切割紙箱頂部的膠帶、切割紙箱頂蓋(擋板)到開箱的一系列操作。
首先,在拆垛過程中,一個 SCARA 機器人在一個升降平臺上拾起紙箱,并將其轉移到一個輥道上。
接著,SCARA 機械手在頂部的膠帶上切下一個切口。最后,紙箱的蓋子部分(雙面)被逐個掀起,總共四個蓋子被剪掉。
負責人說:"搬運重物和打開箱子是一個大問題,因為其中涉及危險和負荷。然而,箱子的尺寸多種多樣,在此之前,很難實現這一過程的自動化,因為每當尺寸發生變化時,就必須更改程序。有了 ROJIROBO 系列產品,就可以輕松處理各種尺寸的箱子。"
因應需求投入實用的獨特機器人/THK
“MLS系列100公斤負載型”比參觀者高出很多
THK 推出了 MLS 系列圓柱坐標機器人,該系列機器人采用柱狀線性軸,手臂可上下移動,適用于物流應用。在展會上,首次展出了最大有效載荷為 100 公斤的型號。
100 公斤有效載荷型機器人安裝在該公司 MRT 機器人行走軸的頂部,以擴大其運動范圍。它可以并排對兩個托盤進行碼垛和卸垛。
總經理 Kyonobu Hoshino 解釋說:"在開發 MLS 系列的過程中,我們收到了將堆放在托盤上的紙板箱提升和降低到近 2 米高的請求。如果使用垂直鉸接式機器人來完成這項任務,其體積將相當龐大。因此,我們開發了專門用于碼垛和卸垛的大型機器人。"
旋轉模塊“RMR”的三個典型構造實例
此外,還展出了在上屆展會上亮相的旋轉模塊 RMR,包括其具體應用(如何使用)。RMR 是一種用于機器人關節的模塊(一種將實現功能所需的元素組合在一起的復合組件),主要以三種不同的產品和直軸組合模式展出。此外,還為這些模式開發了控制軟件。操作畫面大量使用了插圖等,因此即使是機器人技術的初學者也能以簡單易懂的方式操作機器人。
三種模式中的一種將垂直關節機器人與四個旋轉模塊和一個用于垂直運動的直線軸結合在一起。它可用于上下移動物體(工件)和堆疊工件。
第二種是帶有四個旋轉模塊和一個可左右移動的線性軸的垂直關節機器人組合。這種機器人適用于移動工件或在生產線上跨工序工作。
第三種是兩個垂直關節機器人的組合,帶有四個旋轉模塊和一個可左右移動的線性軸,可通過兩個垂直關節機器人的協調工作來完成更復雜的任務。
總經理 Hoshino 解釋說:"RMR 最初的概念是以易于組合的模塊單元進行銷售,這樣系統集成商(SIer、SIA)和用戶就可以輕松創建自己的機器人,以滿足他們的需求,例如用于小型任務的自動化。產品推出后,我們發現有三種主要模式可以滿足用戶的需求。因此,我們還增強了典型建筑示例中的控制軟件,使初學者也能輕松使用。"
XYZ Robotics(星猿哲科技),一家意欲打造全球最好的手眼協調技術的初創公司,于近期完成由高榕資本、晨興資本領投的 800 萬美元 A 輪融資,天使輪投資人創新工場、New Wheel Capital 及硅谷無人駕駛公司 Aurora CTO Drew Bagnell 跟投。
XYZ Robotics 的技術愿景是「Pick anything. Place anywhere anyway.」眼疾手快、信手拈來、靈巧放置,是 XYZ Robotics 想要賦予機器人的智能。
XYZ Robotics 創始團隊
手眼協調,是 3D 視覺、機器人操作算法和人工智能技術的綜合應用,也是 XYZ Robotics 的兩位技術創始人在博士期間的主要研究領域。公司 CEO 周佳驥是卡耐基梅隆大學(CMU)計算機學院機器人學博士,博士期間斬獲 2016 年全球最大機器人學術會議 ICRA 的最佳論文獎,是 ICRA 創辦 30 年來第三位以第一作者身份獲獎的華人。公司 CTO 俞冠廷是麻省理工學院(MIT)電子信息工程學博士,博士期間作為 MIT-Princeton 聯隊技術架構總負責人于 2015-2017 連續三年參加「亞馬遜揀選機器人挑戰賽」(Amazon Picking Challenge),均獲全球前三名。公司 COO 邢梁立博碩士畢業于北京大學經濟學院,負責商務和運營。
CEO 周佳驥于 2016 年斬獲 ICRA 全會最佳論文獎
CTO 俞冠廷于 2017 年帶 MIT-Princeton 聯隊參加 Amazon Picking Challenge
XYZ Robotics 于 2018 年 4 月成立于波士頓,早期核心研發團隊成員均來自于 MIT、CMU、Northwestern 等高校。為踐行「全球化的技術和視野,本土化的服務和價格」的戰略思路,2018 年 9 月,XYZ Robotics 將全球總部確立于上海, 匯聚了來自于 CMU、MIT、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FANUC、高通、華為等頂尖高校和領軍企業的團隊。
XYZ Robotics 團隊在「亞馬遜揀選機器人挑戰賽」的技術積累基礎之上,已形成兩項具備較高壁壘的核心技術。俞冠廷博士介紹,第一項是可處理倉庫動態更新的萬級 SKU 商品的機器視覺能力,與機器人運動規劃緊密結合,有效解決了電商倉庫商品類型多、更新快的行業難題。第二項是機器人柔性夾具設計能力,XYZ Robotics 研發出全球最快(0.6 秒)的末端執行器快換系統,在不損失效率的前提下大大提升了系統可處理商品的范圍, 用最合適的末端執行器處理尺寸和包裝各異的物體。
2018 年 12 月,XYZ Robotics 推出了全球首套應對多品類混雜商品的播種自動化揀選工作站,應用于國內領先物流企業的蘇州倉庫,機器人揀選效率可達人工的 1.5 倍以上,且無需事先采集任何商品信息。
XYZ Robotics 智能解決方案
高榕資本創始合伙人岳斌認為,XYZ Robotics 擁有業內最頂尖技術人才,能夠把具備高壁壘的技術應用到真實業務場景里,提升效率,真正為客戶實現價值。高榕相信,憑借 XYZ Robotics 團隊的深厚積累與核心技術,能為物流、工業和商業領域的大規模、自動化、智能化應用提供更全面的解決方案。
晨興資本副總裁陳哲認為,機器人識別、抓取和放置不同物體的能力一直以來被當做機器智能的「圣杯技術」,在物流、工業以及商業服務場景有廣闊的應用空間。XYZ Robotics 擁有行業領先的技術和世界級的團隊,會率先將這項能力輸出各個行業,加速機器人在不同場景的應用。
周佳驥博士表示,XYZ Robotics 在立足物流領域的基礎上,也將發力工業領域,為集成商提供手眼協調的核心技術,共同開拓新應用場景。公司將持續招賢納士,打造一流團隊,在推進落地的同時不斷提升公司技術競爭力壁壘。
2025-04-19 09:52
2025-04-19 09:51
2025-04-19 09:50
2025-04-19 09:50
2025-04-19 09:49
2025-04-19 09:47
2025-04-19 09:47
2025-04-19 09:46
2025-04-19 09:44
2025-04-19 0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