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維克納機器人公司(Vecna Robotics )首席執行官 Craig Malloy 分享對倉庫自動化的最新見解。深入探討物料搬運技術面臨的挑戰、發展趨勢和充滿希望的未來。
盡管成本和實施方面的問題阻礙了自動化物料搬運技術的廣泛應用,但企業仍在繼續投資自動化物料搬運技術。2023 年物料搬運自動化市場現狀打開新窗口調查揭示了當前倉庫自動化的發展趨勢。
自動化是解決倉庫運營商問題的一劑良藥,尤其是在解決關鍵的勞動力短缺和不確定的供應鏈方面。但是,企業是否充分利用了自動化?
據 Vecna Robotics 和 CITE Research 的一項廣泛調查顯示,85% 的供應鏈專業人員清楚地意識到自動化的好處,他們計劃在未來 12 個月內實施某種形式的自動化,約 40% 的受訪者表示從之前的部署中獲得了豐厚的投資回報。受訪者認為自動化對工人有好處,70% 的受訪者表示自動化能提高工人的留用率,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表示自動化能提高工人的技能并創造新的工作機會。
然而,受訪者也指出了阻礙他們更廣泛采用自動化的幾個障礙,從投資自動化的成本到集成挑戰,不一而足。
Vecna Robotics 和 CITE 就倉庫自動化的趨勢、挑戰和機遇對汽車、第三方物流 (3PL)、消費品、制造業、電子商務和零售業的 1000 多名供應鏈專業人士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提供了重要的見解,有助于企業邁向智能自動化的下一個階段。
投資自動化的原因
自動化的最大驅動力是勞動力短缺(25% 的受訪者提到)和供應鏈中斷(22% 的受訪者提到)。
大多數倉庫都存在 10% 到 25% 的人手不足問題,其中物料搬運工(34%)和叉車司機(31%)的缺口最為明顯。繼全球大流行病之后,在 2021 年的大辭職潮中,全球估計有 450 萬倉庫和運輸工人打開新窗口辭職,2022 年仍有 49 萬個職位空缺。
近年來,供應鏈短缺已成為商業生活中司空見慣的事實,盡管并不總是可以預測。各種因素,包括自大流行病以來一直存在的不可靠的運輸能力、材料短缺、地緣政治動蕩、經濟衰退壓力、消費者需求波動,以及--當然還有--員工短缺,都迫使企業制定應急計劃。
推動自動化發展的其他因素還包括:電子商務和直接面向消費者的服務的興起(18% 的受訪者認為是原因之一)、制造業的本土化(15%)、企業指令(12%)以及現有方法的吞吐量問題(8%)。
自動化并非萬能,也不一定能解決所有問題。但是,自動化在簡化物料處理、存儲、庫存管理和配送等方面的應用,可以幫助企業應對勞動力和供應鏈的不確定性。
廣泛存在的障礙
阻礙企業部署更多自動化的最大障礙是資金,41% 的企業認為預算問題是采用自動化解決方案的障礙,40% 的企業認為成本/投資回報率問題是采用自動化解決方案的障礙。成本/投資回報率也被歸咎于企業為什么沒有采用更多自動化的原因,54%的企業認為這是以前實施自動化的障礙。順便提一下,這也是為什么許多公司紛紛采用 "即服務 "融資模式的原因,這種模式使公司能夠快速采用自動化,并在規定期限內分攤全部成本。
除預算和成本外,與實施自動化解決方案相關的問題還包括培訓/變革管理(37%)、集成(35%)、內部流程(35%)以及空間或環境(30%)。此外,還有一些可能導致抵制變革的因素,包括干擾(26%)以及恐懼和不確定性(25%)。
幾乎所有障礙都與企業規模呈負相關,規模較小的企業面臨的障礙更大,但有一個令人驚訝的例外--成本/投資回報率。隨著參與調查的公司收入的增加,成本/投資回報率往往被認為是采用的障礙。造成這種趨勢的原因可能有幾個:
強調短期投資回報率:盡管大公司擁有更多的總體預算,但也可能面臨更大的短期回報/利潤壓力。小公司可能更愿意從長遠考慮,將現在的投資視為未來的競爭優勢。
資本支出限制:與采用分攤成本的運營支出(Opex)模式相比,受制于過時的資本支出(Capex)模式的公司可能需要在采用自動化的速度上有所提高。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采用自動化技術的大公司將對其進行大量投資,因此他們很可能希望在一定程度上獲得投資回報的保證。新技術必須更有效地證明其價值,才能贏得財務紀律嚴格的企業的青睞。
調查結果因行業而異,第三方物流受這些障礙的影響最小,消費品受影響最大。不過,大公司與一般規模的公司在幾個方面有所不同。在面積超過 100 萬平方英尺的設施中,最大的障礙是性能、實施復雜性、集成挑戰和培訓/變革管理。
擁抱新技術
除自動化系統外,企業還希望投資其他支持自動化的技術。調查中提到最多的五項技術包括:
5G 無線技術:在短期內,許多公司都希望利用 5G 的速度、多功能性和安全性,41% 的公司表示計劃在今年部署 5G。制造業的比例最高,有 50% 的公司計劃部署 5G。
信息系統技術:38% 的倉庫計劃在未來 12 個月內部署倉庫管理系統 (WMS) 或企業資源規劃 (ERP)。汽車業(44%)和制造業(42%)計劃成為最大的采用者。
電池和充電技術:總體而言,37% 的企業計劃在 2023 年采用電池和充電技術,其中消費品企業明顯領先。
貨架和存儲技術:超過三分之一(35%)的受訪者計劃在今年投資新的貨架和存儲設備。消費品行業以 41% 的比例遙遙領先,而零售業則以 15% 的比例落后。
物料搬運技術:用于托盤大小貨物的靈活機器人技術仍處于早期應用階段--76% 的公司從未部署過自動導引車 (AGV),70% 的公司從未部署過自主移動機器人 (AMR)。不過,31% 的受訪工廠計劃在 2023 年部署 MHE,50% 的大型工廠計劃部署 AMR。各行業對托盤型機器人的興趣相對平均,汽車行業的采用率最高,為 36%,零售行業的采用率最低,為 22%。
倉庫自動化將繼續保持上升趨勢
盡管全球經濟不景氣,加上勞動力和供應鏈的不確定性,自動化的采用仍在繼續快速發展。總體而言,70%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計劃在今年投資新的物料處理技術。雖然有 26% 的受訪者表示經濟擔憂已經推遲或延遲了項目,但仍有 74% 的受訪者表示經濟環境對他們的自動化計劃沒有影響。15%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正在加快采用自動化技術。
多年來一直困擾著這一市場的疲于奔命和永無休止的 POC(概念驗證)已經開始消退,因為這一技術迫切需要快速擴展。順風是顯而易見的:在本十年的剩余時間里,倉庫容量將以每年 6% 的速度增長(Marketwatch),而美國勞動力的增長將持平(國會預算辦公室)。簡而言之,在倉庫自動化問題上 "不做決定 "已不再是一種選擇。
預計到 2025 年,全球倉庫自動化市場將擴大到 690 億美元打開新窗口,企業很可能會找到應用自動化的新方法。案例分揀就是一個例子。超過三分之二的受訪者使用箱子揀選,其中消費品行業占 90%,但這幾乎完全是人工操作。
盡管存在一些障礙,但物料搬運自動化仍在蓬勃發展,倉儲業有充分的理由確保其持續增長。
2025-04-19 09:52
2025-04-19 09:51
2025-04-19 09:50
2025-04-19 09:50
2025-04-19 09:49
2025-04-19 09:47
2025-04-19 09:47
2025-04-19 09:46
2025-04-19 09:44
2025-04-19 0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