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至22日,2023年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舉行。今年大會以“開放創新 聚享未來”為主題,旨在展示全球機器人前沿技術和最新成果,搭建技術產業交流合作與開放共享的平臺。
京東物流不僅帶來了自主研發的智能倉儲和末端配送機器人,還向業界展示了在機器人研發過程中一以貫之的理念——以場景應用為抓手,不斷推動內部實踐向外部賦能,通過行業解決方案為合作伙伴創造更大價值。
四款機器人亮相京東物流展臺
覆蓋智能倉儲和配送場景
今年京東物流展臺重點展示了四款機器人,分別是天狼穿梭車、地狼機器人、智能快遞車和室內配送機器人。這些均是近年來京東物流打造的明星產品,吸引了眾多參會觀眾駐足圍觀。
天狼系統是以周轉箱或原包進行存儲、貨到人揀選的箱式立體庫系統,硬件部分由穿梭車、提升機、工作站、貨架、輸送系統以及供電、網絡、安全等系統組成,能夠實現高密度存儲、高流量出入庫等倉儲作業,是目前以箱式存儲效率最高的自動化系統。而地狼機器人,顧名思義,主要承擔倉內地面搬運工作,其最高承重達500-1000公斤,可以實現較高速運行和毫米級精度定位,適用于倉儲物流揀選作業環節中“貨架到工作站”的搬運以及制造業中物料的柔性搬運,相比于傳統人工揀選,效率提升3-5倍。
智能快遞車則是京東物流為“最后一公里”基礎運力服務打造的智能機器人,目前已迭代至第五代,最大載重可達200公斤,續航超過100公里,集成了高精定位、融合感知、行為預測、仿真、智能網聯等10大核心技術,可以實現L4級別自動駕駛。室內配送機器人能夠智能規劃路徑,自主完成過門禁、上電梯、自動避障等動作,最大載重達30公斤,可以在樓內配送或攬收快遞、配送外賣等,廣泛應用于商場、寫字樓等智能樓宇場景。
從智能倉儲到城區、樓宇內的智能配送,京東物流已逐步開發出了一套覆蓋供應鏈全鏈路的智能機器人體系,不僅能夠為消費者和用戶帶來更便捷、高效的服務,也為機器人技術在物流行業的應用提供了可借鑒的方向。
從內部實踐到外部賦能
以機器人技術助力各行業降本增效
京東物流對于機器人技術的研發和投入并非一朝一夕,早在十余年前就已經開始。
彼時的京東物流由于業務需要,開始著手在全國范圍內構建一套擁有超大容量、且訂單處理能力極強的大型智能物流園區,即“亞洲一號”。“要做出全國乃至亞洲自動化程度最高的智能物流園區,超越所有傳統倉儲形態”,自然離不開智能機器人的應用。在沒有外部經驗可借鑒的前提下,京東物流開始了對于物流機器人的探索,天狼穿梭車、地狼機器人等產品也先后問世。
雖然最初的應用場景是聚焦于“亞洲一號”這樣的內部實踐,但在機器人開發過程中,京東物流始終以服務行業為目標設計和打磨產品,這也為后來京東物流將沉淀了十幾年的物流科技向外開放賦能、助力各行業供應鏈降本增效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如今京東物流的機器人早已不是“亞洲一號”的專屬配件,而是廣泛應用于3C電子、工業、服飾、醫藥、汽車等行業,是京東物流持續開放賦能的最佳寫照。例如,在消費品行業,京東物流為飛鶴乳業打造了現代化全國中央物流配送中心,滿足了飛鶴九個奶粉生產基地集中存儲與配送全國的業務,同時倉內作業效率提高40%,成本降低了25%;在工業電子行業,為中電港旗下億安倉打造了一座高達21米的三代天狼立體倉庫,采用雙伸位堆垛機和多層料箱的密集存儲,實現托盤貨位、箱式貨位存儲容量的最大化;而在服飾行業,為男裝品牌與狼共舞量身定制了自動分播墻解決方案,在不到100平方米的空間內,首次實現單小時分揀1800件,掃碼準確率高達99.99%,極大提升了作業坪效和周轉效率……
事實上,物流以及供應鏈管理擁有極高專業度的場景,不同行業、不同企業之間的管理方式存在巨大的跨度與迥異的需求,難以用一套標準化的通用方案來服務所有企業,必須要將技術產品與客戶需求、行業know-how結合緊密結合才能更好地解決實際問題。京東物流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京東物流將沿著從單機到集成再到行業綜合性解決方案的路徑,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
京東物流希望通過自研產品的創新和優化,提升機器人的性能和功能,滿足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同時,也積極開展行業合作,與生態伙伴共同開發更多適應物流行業需求的解決方案,共同推動物流機器人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從而提升整個物流行業的智能化水平以應對未來的挑戰。
2025-04-21 12:16
2025-04-21 12:16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3
2025-04-21 12:13
2025-04-21 12:12
2025-04-21 12:11
2025-04-21 12:10
2025-04-21 12:09
2025-04-21 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