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EASYKEY的FFZ-KPI
德國Mobile Easykey 公司開發的工業車輛關鍵性能指標FFZ-KPI可以使用單個關鍵數據和交通信號燈視覺系統,獨立于制造商確定其內部物流車隊的效率。FFZ-KPI 的基礎是固定設備整體效率的 OEE 比率。FFZ-KPI 為 OEE(運行)設備效能增加了額外的計算參數,首次允許計算移動設備的比率。
DS AUTOMOTION 的 ARCOS
借助機載ARCOS軟件,奧地利DS Automotion 公司可以將這些設備用作 AGV 或 AMR。由于所謂的“可規劃自主性”,兩種技術的優勢結合在一起。用戶可以有針對性地使用單機功能,在帶來優勢的地方使用,在劣勢突出的地方避免使用。
IDENTPRO 倉庫執行系統
德國IdentPro公司的WES通過創建其車隊的實時數字孿生 (RTLS),承諾將生產率提高多達 30%。每個都配備了物聯網傳感器,使所有倉庫流程可見。該解決方案可在室內和室外使用,實現精確到厘米(+/-10 cm)的貨物和車輛定位、自動或有人搬運卡車的協同使用以及駕駛指令的智能分配。
NIMMSTA 燈標
NIMMSTA的Light Tags更新了 pick-by-light 方法,承諾無需集成工作即可獲得 80% 的效率。創新在于工業智能手表,這是一款由操作員佩戴的聯網“手表”。在 NIMMSTA 應用程序中,為每個用膠帶粘貼的燈標簽分配了一個存儲位置。當操作員靠近它時,智能手表和燈標會以相同的顏色和圖案亮起。
瑞士供應商 Kemaro 的首款全自動K900干洗機器人為占地約 10,000 平方米的物流公司節省了 70% 的清潔成本,這意味著每年可節省 37,000 多美元。這些配備集成抽吸系統的緊湊型機器人使用激光雷達和 3D 傳感器移動,甚至可以清潔最頑固的工業污垢。他們專注于大型室內空間。
由 JUNGHEINRICH 提供VIEW
通過添加的具有永恒力條碼讀取功能的VIEW叉形相機,可以在一次操作中將結果堆疊、掃描和傳輸到任何 WMS 。這款全高清攝像頭內置圖像處理軟件,即使在高處也能檢測和讀取條碼。位于方向盤附近的確認按鈕可避免手動掃描和貨物.
初創公司
在 MFC(用于訂單準備的微型中心)之后,以色列初創公司1MRobotics創建于 2021 年,為零售公司提供其“納米履行中心”。這種模塊化機器人系統在全球范圍內以標準容器的形式提供,可立即使用。該解決方案的商業模式基于按使用付費和設備租賃。
年輕的德國初創公司ff F?rdersysteme 憑借其獲得專利的 3D 傳送帶和驅動系統可適應可用空間,從而簡化了存儲。無論是彎道、坡道、升降機還是斜坡,不同的任務都可以在同一條軌道上執行,無需模塊化輸送系統并節省空間。該解決方案允許各種建筑配置,例如弧形自動扶梯。
德國Sereact公司的用于自主拾取和放置機器人(獲取、定位和存放零件)Sereact 的人工智能軟件承諾六個月的投資回報率 (ROI)。因此,已經接受過模擬訓練的揀選流程可以在一天內轉移到新的場景并集成到現有的倉庫管理系統中,而無需機器人編程或繁瑣的學習。
總部位于德國慕尼黑的初創公司Sentics為工業應用提供基于人工智能的光學實時定位系統 (ORTLS)。一勞永逸地安裝在倉庫或工廠中的傳感器可檢測和定位叉車、人員或機器等物體,并將這些信息提供給車隊經理以及自動運輸。
Predimo 的ComputerMyoGraphie是一種根據人體工程學和流程效率評估工作場所的工具。使用云軟件和放置在操作員衣服上的 17 個物聯網傳感器,創建了一個“人類數字孿生”,以可視化在物料搬運操作過程中使用了哪些肌肉和關節。因此可以檢測物理過載或確定人體工程學的投資回報。
憑借其 SaaS 解決方案Loady,德國初創公司 Chemovator (Loady) 提供了一個標準化的物流站點裝卸指令數據庫。移動設備、文件或現場流程在結構化數據模型中進行管理,并與所有物流合作伙伴共享。物流招標不再需要自由文本描述或 Excel 文件。
HUNIC 的SoftExo Lift被動外骨骼被提名。這種輕巧的舉重和搬運輔助工具利用彈簧原理在舉重和搬運高達 21% 的負載時支撐腿部和背部肌肉,減輕身體高達 50% 的負載并改善姿勢。
浙江立鏢機器人有限公司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公司主要有兩塊業務:自動稱重掃描臺和包裹分揀機器人。自成立以來,公司一直致力于物流自動化項目的研發與創新。經過15年的自動化控制技術積累和2年多的專注技術創新和發展,公司產品全部屬于自主研發的專利產品,到目前為止已有40多項發明專利。
立鏢主創團隊來自于絲襪機控制系統領域領跑者—杭州嘉拓科技有限公司,擁有15年自動化控制技術開發經驗。2014年立鏢團隊開始研發自動分揀機器人,2016年2月,自動分揀機器人投入使用,2016年6月,立鏢分揀機器人正式發布。2016年7月正式入駐杭州未來科技城—人工智能小鎮。在國內市場與知名物流企業郵政、申通、京東等形成了穩定的合作關系,在海外,已打開美國市場,接下來將開拓歐洲和亞洲市場。
立鏢全球首套人工智能機器人分揀系統已完成兩年穩定測試和運營,現國內市場機器人運行個數達到4000多。 比起流水線的分揀系統,立鏢分揀機器人占地面積小、分揀效率高,機器人只要自動充電5分鐘,就可以連續工作4小時,該系統可以實現24小時不間斷分揀,只需在約1300平方米場地內劃設10個入口、240個格口,就能實現每小時分揀18000個快遞包裹,差錯率小于0.01%,為此可節省原先傳統模式分揀70%的人力。如果按350臺的數量配置,“立鏢小黃人”智能分揀機器人可以達到60萬件包裹的日均處理量。相關系統路徑算法5分鐘就產生約3000億次的計算量,相當于北京首都機場一整天航班起降數據計算量。精準、高效,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被廣大網友驚呼為“逆天”的驚艷世界的中國快遞“黑科技”, 它的出現被視作革新物流行業的一大利器。
立鏢物流分揀機器人自發布就引起了政府、行業及媒體的高度重視,央視《走近科學》、《新聞聯播》、《輝煌中國》等電視節目、國內外各大媒體和《”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進行了一系列報道介紹,凸顯了中國智慧物流最新成果。
2025-04-15 07:50
2025-04-15 07:48
2025-04-15 07:48
2025-04-15 07:47
2025-04-15 07:47
2025-04-15 07:45
2025-04-15 07:45
2025-04-15 07:44
2025-04-14 15:01
2025-04-14 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