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之家-安布羅塞蒂的第11屆技術論壇在MIND(前世博區)舉行,討論了一些非常熱門的問題,如超級智能社會。
根據The European House-Ambrosetti's Innotech Community制作的報告《超級智能社會:走向更可持續、更有彈性和以人為本的未來》,意大利在22個被分析的國家中排名第18。
作者:Federica Conti
機器人技術、生物經濟、元空間、PA數字化、去碳化和生態轉型是挑戰的起點,以便利用超級智能社會的機會,在未來幾年發展一個可持續的、有彈性的和以人為本的社會。然而,有必要加速創新:意大利目前在創新生態系統方面排名倒數第五--遠遠落后于德國和法國。這是2022年報告《超級智能社會:邁向更可持續、更有彈性和以人為本的未來》中出現的內容,該報告由歐洲之家-安布羅塞蒂的創新技術社區制作,并在第11屆技術論壇上提出。該報告反映了超級智能社會的新概念,并包含了安布羅塞蒂創新系統指數(AII)的更新,該指數考慮了過去三年的可用數據,即2018-2020年,并通過分析14個關鍵績效指標對22個基準國家的整體創新表現進行排名。
“從報告中可以看出,意大利具有一些重要的優勢,如生物經濟和我們的研究人員產生科學卓越成果的能力,但同時,在建立一個堅實的創新生態系統的能力方面,意大利的發展速度放緩,并有巨大的機會可以抓住,這是加速實現可持續發展和超級智能社會的必要條件。”歐洲之家的管理合伙人兼首席執行官Valerio De Molli解釋說:“為了給企業界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一個指南針,指導國家未來在創新領域的戰略選擇,我們在報告中提出了四個政策建議。首先,PNRR的資源必須用于最大限度地發揮該國已經存在的創新潛力的項目。第二,我們必須建立一個良性機制,將我們的科研優勢轉化為具體的創新,讓技術轉讓辦公室發揮關鍵作用。因此,有必要將意大利轉變為一個 "獨角獸之國",促進改革,以支持創新創業和風險資本融資。最后,啟動一項技能新政,為今天和明天的意大利公民和公司做好準備,在一個數字和可持續發展的社會中繁榮發展。”
在論壇期間,介紹了由歐洲之家-安布羅塞蒂的Innotech社區編制的2022年報告《超級智能社會:走向更可持續、更有彈性和以人為本的未來》。
意大利在創新的背后
根據最新的安布羅塞蒂創新系統指數(AII),在創新的生態系統中,意大利處于落后的位置,排名倒數第五(位于第18位,得分3.3)。排名第一的是美國,得分為5.1,排名第二的是以色列、德國和奧地利,得分為4.6。
在評估業績和預測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和發展的關鍵因素中,國際投資協定強調了研發投資。德國以1059億歐元的研發投資領先于歐洲,是意大利投資(254億歐元)的4倍多。從全球范圍來看,并將研發投資與GDP聯系起來,意大利沒有進入世界前15名,排名低于歐盟27國的平均水平(2.2%),研究經費占GDP的1.5%。
學術研究的效率和質量都很好:意大利以每100名研究人員有1,594次引用證實其卓越性。另一方面,意大利通過專利注冊將科學卓越轉化為經濟和工業價值的能力至關重要(第19位),而且在學生凈流動率方面也做得很差,在這方面,意大利排名最后,進出學生之間出現了凈正平衡。
根據該報告,意大利在所分析的22個國家中排名第18位:其研發投資不佳,將科學成就轉化為經濟和工業價值的能力至關重要。但它確實在科學研究的質量方面贏得了第一名。
最后,國際投資協定2022年衡量了一個生態系統保護所產生的創新和將創新想法轉化為新的商業現實的能力。考慮到每個國家每百萬居民的初創企業數量,在歐盟層面上,愛沙尼亞以865家初創企業/百萬居民位居榜首,而意大利則以234家初創企業/百萬居民位居排行榜的后半部分:這一數值仍高于歐盟的平均水平(190家初創企業/百萬居民)。截至2021年12月31日,意大利有14,077家創新初創企業在商業登記冊上登記,其中大部分(75.7%)曾經和正在活躍于商業服務領域。全國最重要的兩個中心被確認為羅馬和米蘭,這兩個地方的初創企業總數分別占18.7%和10.9%。
最后,報告考慮到了歐盟委員會數字經濟和社會指數(DESI)中出現的數據:2021年,意大利比歐盟平均水平低5.18分。因此,在未來幾年里,有效的規劃和更大的投資至關重要,特別是在人力資本、連通性、數字公共服務和數字技術整合方面。
從元宇宙到循環生物經濟,通過 PA 的數字化:意大利必須加快創新,以利用超級智能社會的機遇,發展可持續、有彈性和以人為本的社會。
從虛擬世界到電子政務
然而,所走的道路是針對超級智能社會。如何?
元宇宙。不久的將來將無法忽視元宇宙的影響,它打開了直到幾年前還無法想象的世界和可能性。除了游戲和娛樂等行業外,時尚、醫療保健、零售、制造和教育行業也將有使用空間。報告估計,每年銷售的觀眾數量已經超過每年500萬臺,并且隨著疫情的爆發,急劇加速:到2022年每年銷售將接近1500萬臺。
機器人 自動化技術和機器人的使用擴展到各個領域,涉及工業環境和市民的日常生活。這是一個快速增長的市場:2021 年生產了 435,000 輛新車,到 2024 年將達到 518,000 輛。在生產過程中(不僅如此)采用機器人還與人口老齡化問題相互關聯:人口的逐漸老齡化導致工作供需失衡,而自動化代表了一種潛在的解決方案,使公司能夠保持生產力.機器人技術在汽車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84% 的參與者依賴新技術。機器人技術與醫療保健行業之間的關系也很有趣:
運輸和機動性 為了實現歐盟成員國在脫碳方面設定的雄心勃勃的目標,必須對交通部門進行干預,這是當今污染最嚴重的部門之一:1990 年,它占總排放量的 14%(672 Mton of CO2eq on 460 Mton),而在 2019 年為 25%(3.4 Mton 中的 834 Mton)。意大利作為機動化率第二的歐洲國家,必須首先在私家車方面進行干預。意大利 PNRR 分配的資金(340 億歐元)將是基礎性的,將用于促進公共和私人交通的電動轉換、快速大眾交通的發展和物流數字化等。
元宇宙、機器人技術、交通和移動、脫碳、生物經濟和政府即平臺,這些是構建超級智能社會的基石,這些主題引起了與會者的關注。
脫碳新技術。我們所說的脫碳是指降低能源的碳/氫比的過程。在運營層面,正在拉文納海岸外建造一個 CO 2儲存中心,這是地中海地區第一個能夠開采完全不透水的退役氣田的儲存中心。創紀錄的數字還涉及核聚變,2020 年,該行業公司的私人投資達到 3 億美元。最后,數字化對脫碳過程的貢獻將是根本性的:到 2050 年,預計在 CO 2減排量最高的行業中由于采用了數字技術,運輸 (-22.8%)、電力生產 (-13.4%) 和工業過程 (-8.6%) 也包括在內。
生物經濟和循環供應鏈的發展與 Covid-19 大流行相關的危機凸顯了生物經濟的相關性,與整體經濟相比,生物經濟的生產收縮幅度較小。就意大利而言,2020 年該行業創造了 3170 億歐元的營業額(占全國 GDP 的 10.2%),吸納了約 200 萬勞動力(占總數的 7.9%)。此外,該國在 2020 年的整體循環指數中位居歐洲第一,并證實了其在生物經濟領域科學研究的卓越性和全球參考點。
政府服務平臺數字化的需求現在對巴勒斯坦權力機構至關重要,以期改善公民和企業獲得商品和服務的機會。2021 年,意大利的表現被證實低于歐洲平均水平,盡管近年來有所改善:根據 DESI,數字公共服務水平實際上將該國排在第 18 位。另一方面,意大利在為企業提供數字公共服務和開放數據可用性方面取得了比歐洲平均水平更好的結果。在實施的舉措中,加速采用 SPID 數字身份或創建 IO 平臺,該平臺在 2022 年 5 月記錄了 2930 萬次下載。
將PNRR資源用于最大限度發揮創新潛力的項目;創建一個良性機制,將科學研究的首要地位轉化為具體的創新;將意大利轉變為 "獨角獸之國";啟動技能新政 "是歐洲之家-Ambrosetti的管理合伙人兼首席執行官Valerio De Molli在報告中強調的戰略選擇。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