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漢諾威綜合生產研究所(IPH)的研究人員在 "生產中的自主無人機 "項目中開發了一種無人機,它也可以在未知的室內空間飛行,而無需飛行員的幫助。然而,該飛機還沒有完全準備好投放市場。
在IPH的自主飛行室內無人機中,有一個明顯的名字叫 “車載無人機” ,機載傳感器取代了全球定位系統(GPS),因為衛星發出的編碼無線電信號在室內無法接收。然而,有一個小的不利因素要報告。盡管室內無人機飛行在研究環境中是可行的,但該系統還沒有準備好投入市場。原因是:研究人員遇到了意外的安全問題,需要進一步調查。
如此處所示,無人機操作員的遠程控制將不再需要“車載無人機”。在研究環境中,自主室內無人機飛行已經發揮作用。
在工廠規劃中使用
當IPH在2020年10月開始研究生產環境中的無人機自主飛行時,既沒有適合它的導航類型,也沒有合適的安全概念。兩者都是在過去兩年中開發的,在此期間,"汽車無人機 "可以探索未知的內部空間,而無需由飛行員遠程控制,也無需事先配備環境地圖。
但那時無人機是如何導航的呢?那么這樣的無人機可以用來做什么呢?汽車無人機 "根據電腦鼠標的原理進行導航:它在一個所謂的光流模塊和一個指向地面的攝像頭的幫助下確定其位置。當它移動時,檢測無人機與起始位置的相對偏差。而慣性測量單元(IMU)負責穩定飛行,測量飛行過程中的加速度和方向等。例如,"汽車無人機 "可用于自主偵察飛行,記錄工廠建筑的布局。無人機可以為它們創建一個虛擬模型,可以作為工廠規劃對象的基礎。
那么,整個事情(仍然)失敗在哪里?
雖然通過適當的維護和儲存能量分配器,可以將可能的電池邊緣的危險降到最低,而且在螺旋槳防護裝置的幫助下,可以避免轉子的切割。導航所需的一些傳感器的低電磁兼容性目前仍是一個障礙。
來自機器或叉車的電動機,載流導體,較大的金屬堆積物--所有這些都會嚴重限制無人機的導航能力,在最壞的情況下,會導致崩潰。在工業環境中,這種電磁干擾是無法避免的。這就是在工業大廳中用無人機導航的困難之處。因此,在工業級、自主飛行和安全的室內無人機為市場做好準備之前,還需要更多的研究和開發。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