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智慧物流,是指利用系列智能化技術,使物流系統能模仿人的智能,具有思維、感知、學習和推理判斷能力,并能自行解決物流中的某些問題。據統計,2020年中國智慧物流整體市場規模是356.7億元,到2022年11月增長至1280.5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70%。從“汗水流淌”到“智慧流動”,智慧物流裝備制造業的發展,賦予行業多少“科技含量”?智慧物流又給企業和百姓帶來哪些便利?
智慧倉儲:“智能大腦”統管全局
Smart Storage
先進智能倉的背后是統管全局的“智能大腦”——智能倉儲系統。
“智能倉儲系統,是貨物從入庫到在庫再到出庫全環節的‘指揮官’。隨著物流的數字化,現代“倉儲”已不僅僅是物流過程中的一個“中轉站”,而是一個能夠提供更精細化服務的關鍵節點。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在此應用,推動越來越多的智能倉走向市場。“從人找貨到貨找人,倉儲變得越來越‘聰明’。
義烏京東物流“亞洲一號”倉儲負責人翁波介紹,“地狼倉”每小時能完成1500個訂單,比傳統方式效率提高了3倍,整個“亞洲一號”智能產業園日均處理訂單峰值超過7萬單且減少了耗材浪費。智慧倉儲的推廣應用,對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運行、助力中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智慧分揀:“爆倉”難題有效解決
Wisdom to sort
在快遞分揀環節,如今以智能分揀裝備為核心的多類型技術裝備廣泛應用,大大提高了分揀效率,大量快遞滯留在中轉站的“爆倉”難題得到有效解決。有了智能分揀設備,減少了人工掃碼等環節,看不到人頭攢動、嘈雜鼎沸的場景,取而代之的是全自動分揀帶高速運行。一件快遞從進場卸車到分揀后裝車,最快只要十幾分鐘。”
“對于企業而言,要想做到人、物、場的高效管理,僅靠人工監督和場地巡檢,已無法滿足現代化物流的運作需求。”順豐科技AIoT(人工智能物聯網)領域解決方案專家郭旭敏對記者說,順豐綜合運用計算機視覺與邊緣計算技術,在2019年3月首次對外發布AIoT感知產品“慧眼神瞳”。未來AIoT將在越來越多的物流新場景中完整應用,提高現代物流運作的生產效率。
智慧運輸:“人車貨”跑得更精準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倉儲、分揀更加智能化的同時,貨品運輸環節也在整合資源、不斷完善。車找貨,貨等車——這是過去物流運輸業信息不對稱、配載效率低造成的普遍現象。
在江蘇鎮江惠龍易通國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的信息數據中心,智慧物流的滾滾熱浪撲面而來。墻上巨大的電子屏滾動顯示著全國各地的即時交易信息,幾十名工作人員目不轉睛地盯著運輸訂單動態。“全國12萬單運輸交易在這里精準匹配、實時掌握。其創建的惠龍易通平臺,將貨主、車主整合進來,并通過衛星定位、5G等技術,在運輸期間,不論是收貨方還是發貨方,都可以通過手機小程序實時查看貨物的行進軌跡,并知曉貨物在何時何地被打開,實現精細化溯源管理。
智慧配送:無接觸服務成“標配”
Smart delivery
在物流末端的配送環節,多類型自動化智能設備也在逐步普及,無接觸服務逐漸成為送貨“標配”。12月7日,在北京市順義區,一輛特別的“快遞車”從京東快遞后沙峪營業部出發,駛向街頭。自主識別紅綠燈、主動避讓行人、保持靠右行駛……滿載大小貨物,最大可載重200公斤,可續航100公里,日均配送超200單,集成了高精度定位、融合感知、行為預測等10大核心技術,可以實現L4級別的自動駕駛。收件人只要在車身屏幕上輸入取件碼后,打開車門,取走快遞。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
2025-04-07 12:08
2025-04-07 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