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已經存在了幾十年;然而,最近在傳感器、5G連接、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技術突破正在大規模地加速能力和采用。隨著技術變得更強大、更高效、更便宜,機器人已經變得更加普遍。事實上,北美的機器人銷售已連續三個季度創下新高。
機器人技術位于幾個突破性技術的交叉點,如傳感器、5G連接、云計算和人工智能。
關鍵要點
●機器人已經存在了幾十年;然而,最近在傳感器、5G 連接、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技術突破正在極大地加速能力和采用。
●工業制造和物流業在機器人技術的采用方面處于領先地位——我們相信這里可能會有持續增長的空間,同時還有更多新興的醫療保健和服務應用。
●工資上漲、勞動力短缺、人口趨勢和供應鏈轉型是改變游戲規則的催化劑,可能會在未來幾年加速需求。
●尋求接觸機器人技術的投資者可能希望考慮針對機器人價值鏈的 ETF,從開發支持技術的公司到制造機器人本身。
探索機器人領域的發展
機器人這個詞可以追溯到1920年,當時捷克劇作家卡爾恰佩克在他的熱門劇目“羅蘇姆的萬能機器人”中引入了這個詞,該劇描繪了機器人接管世界的情景。盡管 Capek 的愿景令人毛骨悚然(以及無數我們最喜歡的同主題電影 - 從大都會到黑客帝國),機器人已經與人類共存了幾十年,但沒有出現電影起義。
1959年通用汽車公司推出第一臺工業機器人;這個名為“The Unimate”的機器人是一個液壓臂,可以執行焊接等重復性任務。七年后,當“The Unimate”出現在約翰尼·卡森 (Johnny Carson) 的《今夜秀》(The Tonight Show) 上打高爾夫球時,友善的機器人進入了流行文化。
隨著技術變得更強大、更高效、更便宜,機器人變得更加無處不在。事實上,北美機器人銷量已連續三個季度創下歷史新高。3我們還看到一系列機器人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它們吸塵地板、修剪草坪、制作完美的咖啡,甚至提供陪伴。(作者的吸塵器和拖把被命名為瑞克和瑞秋——以《銀翼殺手》的主角命名——他們既清潔又提供陪伴,但尚不清楚他們是否夢想著電子羊。)雖然對機器人接管的恐懼是可以理解的,但他們的提升絕不是一場零和游戲。事實上,自動化正在對抗供應鏈中斷和通貨膨脹,讓員工能夠更快地行動并專注于更高價值的任務。
全球機器人市場
顯示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的圖表。該圖表將市場規模分為五個部分:移動專業服務機器人、自動導引車、傳統工業機器人和協作機器人、固定式專業服務機器人和末端執行器。(來源:BCG Robotics Outlook 2030。基本案例反映了 BCG 當前的假設。上部案例反映了機器人技術的加速采用。不能保證這些預測會成為現實。)
推動機器人技術采用的四個關鍵因素:
●技術進步
●人口趨勢
●經濟體
●地緣政治
支持機器人空間的技術
機器人技術處于多項突破性技術的交匯點,例如傳感器、5G 連接、云計算和人工智能。
傳感器可以被認為是機器人的眼睛,使它們能夠評估周圍環境,包括光線、溫度和與其他物體的接近程度。隨著機器人在裝配線之外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它們在非結構化、不斷變化的環境中導航的能力變得越來越重要。由傳感器啟用的激光雷達(光檢測和測距)技術允許機器人收集 3D 成像數據以用于映射和對象分類目的。最近,我們看到激光雷達系統能夠看到超過 1000 米的距離,比以前的系統遠近 5 倍。這一最新進展對自主機器人具有重大的積極影響,增強了它們與人類一起安全操作的能力。
云計算和 5G 連接使機器人能夠處理和訪問更多數據。為了讓機器人發揮全部潛力,它們必須是自主的并且能夠從任何地方進行控制。復雜機器人所需的巨大計算能力需要云,因為從設計和成本的角度來看,在機器人內部本地存儲數據所需的物理硬件是不切實際的。然后,機器人必須能夠與云端實時“對話”,以低延遲傳輸大量信息,這意味著 5G 網絡正在支持更多數據和功能。由于 70% 的倉庫是在 21 世紀之前建造的,因此倉庫必須在數字基礎設施方面投入大量資金,以允許機器人車隊進行通信。事實上,在未來十年內,工業部門的用電量增長速度可能是其他任何房地產部門的 2 倍以上。
最后,三種人工智能的進展: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 (NLP) 和對話式 AI 是釋放傳感器和連通性真正潛力的關鍵。8個機器學習使機器人能夠使用從以前的經驗中收集的數據來開發新功能并解決獨特的問題。以機器人真空吸塵器 Rick 為例:當他繪制公寓地圖時,他會識別出麻煩的區域,例如樓梯和家具,然后在以后的清潔中避開它們。NLP 使機器人能夠理解人類語言,并通過非接觸式結賬亭或家庭智能揚聲器在零售等行業得到利用。對話式 AI 是 NLP 的更高級版本,它使機器人能夠以更像人類的方式進行交互。例如,快餐店利用對話式 AI 來迎接顧客、接受訂單和提供菜單建議。9所有這些技術進步可以說在推動采用的兩個關鍵領域產生了最大的影響:物流和醫療保健。
需求:機器人用例如何跨行業增長
我們看到推動近期機器人技術采用的兩個關鍵經濟領域:物流和醫療保健。由于電子商務訂單的預期等待時間已從幾周縮短到幾天,再到幾小時,公司必須找到安全、經濟高效的方法來實現倉庫自動化。80% 的倉庫經營者同意他們將來必須依賴更多的自動化。10如今,機器人主要用于以高效、安全的方式在倉庫中移動庫存。這些被稱為 AMR(自主移動機器人)的機器人就像自動駕駛汽車。展望未來,機器人將被用于“訂單揀選”,這是在倉庫內找到物品并將其帶到包裝站的行為。人類并不是特別擅長訂單揀選。機器人最多可將倉庫錯誤率降低 67%。此外,它們還有助于解決倉庫傷害問題:如今,美國倉庫每年發生超過 20 萬起非致命事故,給員工帶來痛苦和痛苦,同時給公司帶來每周超過 8400 萬美元的財務成本。
醫療保健同樣可以看到更多的機器人技術,在手術和護理中的使用越來越多。機器人輔助外科手術為醫生和患者帶來好處,并往往會改善結果。通常情況下,外科手術機器人的一只手臂上裝有攝像頭,可以讓外科醫生以與人眼相比高達 10 倍的放大倍率觀察受影響的區域。第二個機械臂將固定手術器械,實現人手無法實現的一定程度的精確度和穩定性——由此產生的較小切口可改善結果并縮短恢復時間——減少疼痛、失血和疤痕。機器人手術對于泌尿科和婦科手術尤為重要,這些手術約占當今機器人手術的一半。在全球范圍內,大約 3% 的手術是通過機器人進行的,這為增長留下了巨大的空間。
在護理人員嚴重短缺的情況下,護理機器人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到 2030 年美國需要 120 萬名新注冊護士。機器人協助護士執行耗時的任務,例如送藥、收集實驗室樣本和取材。生命體征。17到 2026 年,機器人護理市場預計每年增長 22% 以上,年銷售額將超過 20 億美元。
勞工、人口統計和地緣政治
在過去 30 年中,工業機器人的平均成本下降了 50%,提高了采用機器人的可負擔性。由于工資通脹處于歷史高位,新機器人安裝的收支平衡成本已大幅下降。與普遍的擔憂相反,機器人通常不會被用來取代工廠工人,而是讓這些員工騰出時間來專注于他們能增加更多價值的任務。運籌學和管理科學研究所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對機器人技術的投資與公司總就業人數的增加有關”。
從全球人口的角度來看,60 歲以上人口的比例將在 2015 年至 2050 年間翻一番,從 12% 增至 22%。22全球人口老齡化意味著勞動力短缺日益嚴重,需要對各行各業的機器人技術進行投資。不出所料,韓國和日本等都面臨人口下降的國家在制造業中擁有最高的機器人密度。23,24 世界上其他國家面臨著類似的人口挑戰,可能會導致更多地使用自動化。
制造業機器人密度
此圖表顯示了 20 多個地區的機器人密度。(來源:國際機器人聯合會;機器人密度是指工廠中每 10,000 名員工中機器人的數量。)
最后,大流行病和地緣政治推動了“在岸外包”。供應鏈中斷、地緣政治沖突以及美國國內制造業的激勵措施(例如《降低通脹法》和《芯片與科學法》)相結合,使得在岸外包更具吸引力。事實上,到 2022 年,美國公司有望將創紀錄的 350,000 個工作崗位帶回家。
每年回流工作公告
此圖表顯示了自 2010 年以來每年發布的回流工作公告數量。(來源:華爾街日報,“美國公司有望將創紀錄的海外工作數量帶回家”。22 年 8 月 23 日。2022 年的數字反映了全年的估計。 )
在美國,在岸需求、3.5% 的失業率以及近 400 萬勞動力短缺的共同作用下,26正促使美國公司轉向自動化。事實上,北美公司在 22 年第一季度訂購了 11.5k 臺機器人,到 2022 年有望超過去年的創紀錄數量。
但在岸外包只是故事的一部分。從拉丁美洲到東歐,投資也受到近岸外包的推動,各國和公司投資于機器人技術以縮小生產成本與更遠地區低成本勞動力的差距。
如何投資機器人股票
三種人——懂二進制的和不懂二進制的
●希望投資機器人公司的投資者可能希望考慮持有機器人整個價值鏈中純公司的 ETF,既針對機器人開發商,也針對技術推動者:
●機器人開發商:制造各種最終用途機器人的公司,包括家用、醫療保健和工業機器人。
●機器人技術推動者:專門開發諸如 3D 建模、機器視覺和運動控制等技術以支持日益復雜的機器人的公司。
結論
在“機器人”一詞被創造 100 年后,技術突破、新用例以及經濟和人口力量正在使科幻小說越來越生動。在我們看來,希望投資機器人技術的人可能希望考慮 ETF,這些 ETF 提供對整個主題價值鏈中純股票的敞口。
2025-03-05 15:37
2025-03-03 09:55
2025-03-03 09:51
2025-03-03 09:51
2025-03-03 09:49
2025-02-26 08:53
2025-02-25 10:56
2025-02-25 10:46
2025-02-25 10:29
2025-02-24 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