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earbot Neo自主地在水中航行,收集水面上的漂浮垃圾。|來源:Open Ocean Engineering
開放海洋工程公司的Clearbot Neo是一艘機器人船,可以自主地在港口、運河和河流中航行,收集那些本來會被沖入海洋的垃圾。
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稱,每年約有1400萬噸的塑料最終進入海洋。根據聯合國的統計,其中95%的塑料來自10條主要河流。
Clearbot的創造者Sidhant Gupta和Utkarsh Goel在一次巴厘島之行后開始研究這個機器人,他們注意到當地工人駕駛著小船甚至沖浪板出海,手動清理海中的垃圾,以免它們被沖到岸上。兩人試圖將這一緩慢的手工過程自動化。2019年從香港大學畢業后不久,Clearbot就誕生了。
Clearbot Neo是該機器人的最新版本,長約3米,由太陽能電動馬達驅動。它能自主地識別和收集水中的漂浮垃圾。一個機器人每天能夠收集一公噸的垃圾。
此外,Clearbot Neo可以安裝一個定制的吊桿,幫助清理局部的石油和燃料泄漏。該機器人每天可以收集多達15升的污染物。
Clearbot Neo配備了一個雙攝像頭檢測系統。一個攝像頭監測水面,搜索需要清理的垃圾,以及任何障礙物或海洋生物。當機器人在水面上移動時,它將垃圾舀到其雙殼之間的機載傳送帶上。
機器人的第二臺攝像機拍攝每一塊穿過傳送帶的垃圾。該圖像連同Clearbot Neo撿到垃圾的GPS位置,被發送到該公司托管在微軟Azure平臺上的合規系統。
Clearbot Neo的傳送帶對港口的垃圾進行采集和成像。|來源:Open Ocean Engineering
微軟在Clearbot Neo的開發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該公司在2020年春季獲得了微軟的AI for Earth撥款,這幫助他們在接下來的一年里建立了AI模型,也是在Azure平臺上。
通過Azure,Clearbot Neo收集的數據以及海流和潮汐信息,可以幫助環保人士和海洋當局更好地識別水中的垃圾來源。
Gupta說:"我們首先要找出垃圾是如何落入水中的。"它為海洋清理的過程增加了很多透明度。我們產生了關于水中有什么的數據,那里的東西是什么構成的,其中有多少是可回收的,以及我們應該關注什么材料。"
到目前為止,Clearbot Neo只在該公司所在的香港水域投入使用。然而,古普塔和戈爾正在尋求將他們的解決方案全球化,以幫助各地的清潔水域。
2025-04-19 09:52
2025-04-19 09:51
2025-04-19 09:50
2025-04-19 09:50
2025-04-19 09:49
2025-04-19 09:47
2025-04-19 09:47
2025-04-19 09:46
2025-04-19 09:44
2025-04-19 0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