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悅享無人車Sharing-Bus完成極寒測試
測試地點:黑龍江·黑河
地理坐標:北緯47°42′-51°03′
東經124°45′-129°18′
最低氣溫:-30℃
日前,搭載鐳神智能激光雷達的東風悅享無人駕駛巴士Sharing-Bus,公布完成極寒測試的消息。
這象征著東風悅享無人駕駛車步入嶄新階段,同樣也是鐳神激光雷達在極寒天氣下性能表現的最佳佐證。
作為自動駕駛的“眼睛”,激光雷達起著關鍵的感知探測作用,承擔著為智駕反應提供精確數據的重要責任,也是自動駕駛順利運行的前提之一。隨著應用空間和時間的變化,極端天氣在所難免,激光雷達也勢必會面臨環境考驗。
想要讓無人車在極寒氣候下也能精準感知、順利行駛,需從激光雷達穩定三維地圖構建與可靠道路標志識別等方面進行考慮。這便考驗著激光雷達的”環境適應性“。
海拉爾開展極寒天氣測試
繼在漠河(-35℃~-25℃)順利完成多款激光雷達的極寒測試后,鐳神智能汽車事業部可靠性與測試中心團隊轉向內蒙古海拉爾區(-40℃~-25℃),挑戰更寒冷的天氣測試。
以符合車規級標準的128線混合固態激光雷達CH128X1為例,測試團隊開展了十三個項目測試。
包括:性能測試、盲區測試、最遠距離測試、水平視場角與分辨率、垂直視場角與分辨率、黑車點云數量測試、行人黑衣點云數量測試、錐筒點云數量測試、輪胎點云云數量測試、數據傳輸測試、道路測試、低溫啟動測試、低溫工作測試。
(鐳神智能可靠性與測試中心團隊)
(室外環境上路測試)
-40℃~-25℃各項性能表現良好
在海拉爾經歷數天的實際上路測試后,CH128X1的各項性能指標表現良好,最終的實驗結果均“通過”。
測試結果證明,即使在低溫天氣下,CH128X1的電機依舊正常工作并穩定輸出數據,最遠探測距離可達200m(160m@10)。在測試不同反射率10%、70%、400%下的絕對誤差與均方差時,精度均在標準以內。水平視場角為120°(誤差≤1°)和垂直視場角25°(誤差≤0.5°)
極寒天氣下點云數據穩定
值得一提的是,在真實道路環境下,CH128X1對環境(路牌、欄桿、燈桿、樹木、車道線等)、車輛(cut in、cut out、對面車輛等)、行人均能精確感知,并且感知點云數據呈現穩定。
(CH128X1在極寒天氣下的實際路側效果)
目標識別距離和識別效果良好
同時,考慮到低溫雪天對激光雷達對反射率低的目標物的探測效果的影響。
產品測試人員以黑車、行人黑衣、錐筒、輪胎為典型目標,分別在上車激光雷達與目標物距離10至200米的區間內,以20米為等差數列,設置最多13組的測試距離,根據不同目標物選擇適宜的測試距離,從近至遠,進行目標物的識別效果和識別距離測試。
(測試團隊測試現場)
在四組目標測試項目中,結果均與各自的測試標準相符,測試達標。
以上測試結果,顯示了鐳神智能激光雷達CH128X1在極寒天氣下依舊突出的環境感知能力,佐證了CH128X1的環境適應性。而這也將有力助推無人駕駛得以在更多復雜環境場景下安全應用。
深圳市鐳神智能系統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5 年 2 月,是一家純內資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以強大 的自主研發實力成為全球領先的全場景激光雷達及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致力于打造全國產化的高性能 激光雷達及行業應用方案,以高端、穩定、可靠的激光雷達環境感知技術賦能產業升級,服務覆蓋自動 駕駛、智慧交通、軌道交通、通用航空、機器人、智慧物流、高端安防、港口、測繪及工業自動化等十 大產業生態圈。秉持著“讓駕駛更安全,讓機器更智能,讓生活更美好”的使命,鐳神智能始終堅守“專 業 · 創新 · 品質”,以卓而不同的感知精品為客戶創造價值,立足全球構建智能感知的黃金時代。
鐳神智能以自主創新的核心技術樹立了多個業界里程碑:是全球唯一一家同時掌握了 TOF 時間飛 行法、相位法、三角法和調頻連續波等四種測量原理的激光雷達公司,同時具備 1550nm 及 905nm 車規激光雷達的量產能力,打造了市面最齊全的激光雷達產品矩陣; 是國內最早開始進行垂直產業鏈資 源集成與整合戰略布局的公司,已具備從關鍵核心器件到整機全鏈條的設計、研發、工藝、制造、測試 能力,均達到行業領先水平。鐳神智能已實現自研自產激光雷達專用芯片、光纖激光器、十多種高功率 核心光器件及生產光纖核心器件的自動化設備,以及半導體激光器和探測器封裝工藝,徹底攻克我國被 “卡脖子”的 35 項關鍵技術之一的激光雷達技術問題,并獲《人民日報》報道。
鐳神智能憑借雄厚實力和優秀業績,得到了國家及地方政府部門的一致認可:榮獲 2020 年國家科 技進步二等獎;成功入選“國家工信部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創新重點任務優勝揭榜單位”;獲廣東省科 技廳認定為“廣東省激光雷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實力斬獲 2019 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新能 源汽車”重大科技專項;成功入選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2025-04-03 14:36
2025-04-03 14:34
2025-04-03 09:13
2025-04-03 09:10
2025-04-03 09:09
2025-04-03 09:04
2025-04-03 09:03
2025-04-03 09:03
2025-04-03 0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