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日本SIT的研究人員最近開發了一種基于電化學反應的傳感器,可以平穩地控制軟體機器人中的流體系統,實現了沒有復雜性的自感驅動,為小型化軟體機器人技術打開了大門。資料來源:日本芝浦理工學院的Shingo Maeda
機器人這個詞可能會讓人聯想到堅硬的金屬身體,在攻擊面前不堪一擊。然而,在現代的日常生活中,幾乎不需要機器人來抵御敵人的攻擊。相反,它們被要求執行更多的平凡任務,如處理脆弱的物體和與人類互動。不幸的是,傳統機器人在這些看似簡單的任務中表現不佳。此外,它們很重,而且經常有噪音。
這就是 "軟 "機器人的優勢所在。由稱為彈性體的材料(具有高粘度和高彈性的材料)制成的軟體機器人能更好地吸收沖擊,能更好地適應環境,與傳統機器人相比更安全。這使得它有了廣泛的應用,包括醫學和手術、操縱和可穿戴技術。然而,這些軟體機器人中有許多依賴于流體系統,它們仍然使用由機械部件(電機和軸承)操作的泵。因此,它們仍然很重而且噪音很大。
解決這個問題的一個方法是使用化學反應來驅動泵。但是,雖然這樣的系統肯定是輕巧和安靜的,但它們的性能卻不如傳統的泵好。有什么方法可以戰勝這種折衷嗎?事實證明,答案是肯定的。日本芝浦理工學院(SIT)的一個研究小組,在前田信吾教授的領導下,推出了一種電動流體動力(EHD)泵,它使用電化學反應來驅動泵。EHD泵具有由化學反應驅動的泵的所有優點,而沒有它們的問題。
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包括前田教授、川島優、山田雄平博士(均來自SIT工程科學與力學系)和重宗宏樹副教授(SIT電氣工程系)在內的團隊更進一步,設計了一種自感應EHD泵,它使用電化學雙傳感器(ECDT)來感應流體流動,反過來激活電化學反應并增加電流。
自感應技術最近在壓縮軟體機器人方面引起了很多關注。在軟體機器人中加入傳感器可以增強其多功能性,但往往會造成復雜的布線和臃腫。前田教授解釋說:"自感應驅動技術可以幫助解決這個問題,并使軟體機器人小型化。這篇論文于2022年1月7日在網上公布,并于2022年1月19日發表在ACS應用材料與界面雜志上。"
該團隊在他們之前設計的EHD泵的基礎上設計了ECDT。該泵由平面電極的對稱排列組成,它允許通過簡單地改變電壓來輕松控制流動方向。此外,由于兩邊的電場強度相同,這種安排使得每個方向上的流動沒有障礙,而且數量也相同。
智能材料實驗室(SIT)的博士生、該研究的第一作者Yu Kuwajima說:"研究小組評估了可檢測流量范圍、速率、靈敏度、響應和松弛時間等方面的傳感性能,并使用數學建模來理解傳感機制。ECDT可以很容易地被集成到流體系統中,而不會產生膨脹或復雜性。此外,研究人員通過使用它來驅動一個吸盤檢測、抓取和釋放物體來測試其性能。"
前田教授說:"ECDT的優勢在于它的制造不需要任何特殊設備或復雜的加工。此外,它體積小,重量輕,并表現出廣泛的靈敏度。"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