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個經濟部門通常都在快速發展。物流業也不例外,我們可以將制造業納入其中。在過去的十年里,制造企業經歷了越來越多地向其自動化轉變,下放專門用于技術的預算,采用基于云的服務,甚至是人工智能(AI)技術。
如果說以前已經有人提出這個問題,那么現在,在后新冠大流行時代,產業的 "數字化 "就顯得越來越緊迫。據預測,到2021年,73%的歐洲制造業公司將加大對IT的投資。然而,這些組織在歷史上與物理基礎設施和流程有關,數字化轉型自然不是線性的。諸如與網絡安全有關的擔憂和熟練工作人員的差距等障礙仍然是非常真實的障礙。然而,各行業必須為未來的技術做好準備--首先要認識到它們的優勢。
(1)自動化
這當然不是一個陌生的概念。隨著遠程工作的流行和日益增長的重要性,組織已經越來越多地接受自動化的形式,作為降低成本和提高生產力的手段。說到自動化,就像說到由機器人工作的倉庫一樣,也是說到利用戰略自動化來改善一些關鍵流程的小型業務。盡管每家公司的規模都是需要考慮的因素,但自動化正日益成為這些組織的運作和成功的基本支柱。在與軟件打交道時,我們越是熟練,生產線的自動化程度就越高。
(2)物聯網、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
這些技術提供了廣泛的應用,可以在工業自動化方面起到決定性作用,例如,允許 "跟蹤 "資產、流程的生命周期,當然還有裝配線。利用物聯網(IoT)、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無疑將有助于組件創建的標準化,減少生產錯誤和浪費,以及質量控制過程的自動化。
根據IDC的數據,80%的組織已經過渡到混合工作模式,將在人工智能和安全的邊緣基礎設施上多花4倍的錢,提供敏捷性和實時洞察力的可能性。事實上,Dynabook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56%的制造業認為現在與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解決方案有關的采購決策比大流行情況之前更重要。
由輔助現實技術驅動的智能眼鏡是另一個顛覆性技術的好例子,它可以相當有用。所見即所得 "的功能是一個技術的例子,它可以在幾分鐘內將現場的工人與專家庫聯系起來,這些專家可以為關鍵決策提供適當的支持。據估計,67%的制造業將在未來3年內實施智能眼鏡。在這一決定的背后是更好的合作能力(48%)和 "免提 "功能(47%)。
(3)硬件技術
當主題是技術時,硬件與軟件一樣重要。這些部門的IT決策者應該優先考慮三個方面:可移植性、性能、安全性。
再看制造業,對于該領域的專業人員來說,擁有輕便、易于攜帶并允許混合工作的設備是至關重要的。在同樣的意義上,它們必須是強大的,以便一方面減少對IT援助的壓力,另一方面優化工人的生產力。至于安全問題,辯論往往集中在在家工作是可行的公司。然而,這些挑戰延伸到了物流部門。實現監控、認證和訪問控制的設備對任何公司的安全都至關重要。
談到設備安全,還有第四個因素需要考慮:連接。組織需要特別注意對所有遠程連接的實時監控,并應根據其目的、持續時間和頻率積極管理用戶訪問請求。隨著遠程連接變得越來越普遍,為所有遠程用戶定義和執行細化的訪問權限將變得至關重要,以減少遭遇黑客攻擊的可能性。
簡而言之,對于物流業來說,有一個關鍵的結論是可以得出的;面對前所未有的轉型,當務之急是重新考慮你的工作方式和技術在這個過程中的作用。為了引領潮流,克服當前和未來的障礙,這個部門的負責人必須對技術的潛力采取積極的立場。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
2025-04-07 12:08
2025-04-07 12:07
2025-04-07 12:06
2025-04-07 09:52
2025-04-07 09:49
2025-04-07 09:43
2025-04-03 09:11
2025-04-03 0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