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bro 是一款受大自然啟發的六足機器人。它像昆蟲一樣行走,因此能夠克服崎嶇的地形,比輪子或履帶更好。然而,最重要的是,Zebro 旨在與其他 Zebro 一起工作,相信許多基于簡單規則的簡單 Zebro群 之間的合作。
日常生活中的機器人技術正變得越來越復雜。由于機器人可以處理的信息量很大,大公司使用的在線算法已經無法理解。Facebook 和谷歌等公司對這些算法非常保密。作為一個團隊,我們的目標是通過觀察大自然,讓機器人技術再次變得易于理解和理解!我們可以與動物互動,與它們生活在一起,并且通常了解它們為什么會這樣做。盡管如此,我們在動物之間看到的合作非常復雜。許多簡單的個人組成了一個可以做大事的集體!在 Zebro,我們希望我們的機器人也能做到這一點。使它們易于理解,使它們簡單,并且能夠執行有價值的任務。
在地震等災難中,堅固的機器人可能會成為出色的搜救工具。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機器人學院的工業設計工程專業學生 Mattijs Otten開發了名為Zebro 的模塊化自主機器人,以幫助應對這些潛在的危險情況。配備了音頻傳感器、“自部署傳感器網絡”和呼叫人類援助的能力,它們可以像昆蟲一樣成群結隊地穿越困難或受損的地形,尋找需要幫助的人。
一旦群體中的一個 Zebro 觀察到感興趣的東西,它就會向最近的其他 Zebro 發送信號。這個 Zebro 傳遞信號,創建一條路徑,可以將緊急服務直接引導到被困在瓦礫下的受害者。這就像一群螞蟻在尋找食物:一只螞蟻無法向群體指示食物在哪里,但通過自己的智能通信網絡,整個群體確實知道該往哪里去。這就是一群人的力量。在上面的科學博物館視頻中可以看到價格便宜且色彩鮮艷的六足機器人,其設計易于構建和維修,由“200 多個組件組成,其中大部分可以像樂高積木一樣點擊在一起”。
這聽起來像是科幻小說中的東西。在一個歐洲團隊提出的外星建設提案中,成群的自主協作機器人將挖掘和加固地下類似螞蟻的殖民地,供人類在火星上居住。
歐洲航天局最近向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機器人建筑實驗室提供了一筆資助,以研究機器人群如何建造這樣的結構。本月,該實驗室的創始人兼現任負責人、工程師 Henriette Bier 發布了她的團隊概念的一些初步細節,該概念將使用Zebro 機器人在這顆紅色星球上挖掘地下住房網絡,并用火星 3D 打印混凝土加固。
該項目目前還處于概念階段,但讓其成為可能的技術正在地球上出現,Jekan Thanga說,他沒有參與代爾夫特團隊的工作,專門研究亞利桑那大學的外世界技術。但是,他說,“在世界之外做這件事是另一個挑戰。”
對于希望居住在那里的未來人類探險家來說,火星有許多危險。從高水平的電離輻射到晝夜劇烈的溫度波動,長期居民需要的不僅僅是堅固的帳篷才能舒適地生活。住在地下幾米處可以阻擋大部分輻射并提供更穩定的溫度。
亞馬遜尚未向火星提供免費送貨服務,因此在那里獲得建筑用品的價格仍然很高。這就是為什么研究人員正在尋找盡可能多地使用當地采購的材料來建造火星棲息地的方法。
Zebro 機器人——也是在代爾夫特開發的,占地面積只有一張紙——將通過螺旋向下挖掘隧道,并在使用混凝土時加固墻壁。利用立即豐富的資源,混凝土可以通過將水泥與一些挖掘出的灰塵和巖石混合在現場制成。一些機器人會挖掘,而另一些機器人會用自主生成的 3D 打印結構加固墻壁。
擬議的火星地下棲息地(左)采用非常規設計形狀(右下),使用 Zebro 漫游車(右中),并依靠可再生能源發電(右上)。代爾夫特理工大學
Bier 的團隊由她的學生和代爾夫特的其他機器人教師組成。她說,使用 3D 打印技術,她和她的團隊“一直在開發多孔材料設計”,這樣可以更快地構建和更有效地使用材料。空口袋也可以更好地絕緣。除了純粹的優化之外,3D 打印還支持人工智能設計的非常規、多功能的設計形狀。
為了讓機器人成為社會上被接受和有價值的一部分,我們認為機器人應該被設計成與動物之間以及周圍環境所表現出的互動和合作相媲美。通過澤布羅,我們希望在日常生活中實現動物機器人的馴化
2025-04-19 09:52
2025-04-19 09:51
2025-04-19 09:50
2025-04-19 09:50
2025-04-19 09:49
2025-04-19 09:47
2025-04-19 09:47
2025-04-19 09:46
2025-04-19 09:44
2025-04-19 0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