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圣東:以項目制開始
沉淀到一定程度
公元
很多同學都有這樣的疑問,大B業務的
機器人公司到底是產品重要,還是項目
重要?這個問題你怎么看?
徐圣東:To B的需求來源于客戶,而客戶的需求是多種多樣的。剛開始,我們可能是一個項目制的公司,要不斷做一些客戶項目來了解行業。但做到一定程度后,就不能用項目制來發展,因為它會讓你的公司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低效。這時候要做產品規劃,用產品來滿足定制,給組織做減法、提高效率,公司才能成長。
總的來講,剛開始你不太可能知道未來所有客戶的需求,要以項目制開始。沉淀到一定程度時,就要把自己的公司轉成一個產品化的公司。
公元
明白,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有產品
也有集成項目,它也是一個互相加強的過
程。那么在倉儲物流機器人技術層面,你
會關注哪些點?哪些點有可能在未來幾年
有所突破?
徐圣東:如果把倉儲物流整個產業鏈打開來看,它可能分成三個大的場景——倉內、干線運輸和末端配送。這三段里面都有機會。
以倉內為例,它分幾大環節,入庫、存貨、揀選、分揀,再到打包、出庫。我們的產品和服務是在解決揀選環節的需求,但這個鏈條里還包括很多環節。比如裝車,倉庫出庫后,要把托盤的貨裝上卡車車廂,因為月臺和車廂的變化比較大,這對機器人來說會有一定挑戰。
再比如干線運輸,我個人認為無人駕駛技術是可以在這個環節最先落地的,而通用場景下的無人駕駛我個人認為還需要挺長時間。
末端配送比較難,難點在于我們的城市、生活場景,在建造時并沒有考慮機器人應用的問題,讓機器人需要適應城市。
公元
這個視角挺有意思,它其實給我們是一
個物理空間的視角,從倉儲到物流干線,
再到最后一公里,越接近人的環境,就
越難讓機器人生存。
徐圣東:機器人在解決非結構環境的問題會比較困難。學界現在做的都是想用深度學習去解決一些問題,我覺得可能還有五到十年的路要走。真的解決問題,就意味著你不能只成功一次,而要每次都成功。
徐圣東:創業一定要把目標導向為
能不能產生價值
徐圣東:我認為創業更多是要做一些商業化思考,比如你的技術解決什么樣的問題?這個問題在哪些場景下能夠創造價值?這個場景有多大?現在的競爭格局是怎樣的?你有什么樣的優勢?之后再看,要做這個技術要達到哪些產品指標,不是技術指標,而是產品指標。你才能夠在競爭中勝出,客戶才愿意先給你投票。
技術再厲害,如果客戶不買單,也是一個失敗的產業嘗試。要創業,一定要把目標導向為能不能產生價值,這是底層邏輯。你做技術的目的是為了產生價值,為了服務客戶,為他們創造價值,這樣他才會為你的產品買單。
另外就是得要堅韌,創業對體力、心力而言,都是蠻困難的一件事。過程中肯定會經歷非常非常多的挫敗,不要怕失敗,失敗后要學習經驗,之后再出發。所以一定得要堅韌。
我們公司比較強的一些企業文化,比如,要為客戶創造價值,就不能讓客戶的項目失敗,這是一個紅線,這是我們底層的商業邏輯。你如果讓一個項目失敗,會有越來越多客戶對你產生不信任。To B行業里信任和口碑非常重要。
2025-04-15 07:50
2025-04-15 07:48
2025-04-15 07:48
2025-04-15 07:47
2025-04-15 07:47
2025-04-15 07:45
2025-04-15 07:45
2025-04-15 07:44
2025-04-14 15:01
2025-04-14 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