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期“Sequoia Tech Talk走進科研院校系列”在深圳成功舉辦。紅杉中國副總裁公元,倉儲物流機器人企業海柔創新CTO徐圣東,與深圳科創學院高校學子等相關技術研究人員,一同圍繞“新技術上行,機器人下沉——I,Robot”展開探討。
對談從技術、市場延展開,向技術研究者到創業者底層認知轉變的方向深入,去尋求技術研發者何以成為企業家的內在邏輯。我們摘錄了本次對話的部分重點與你分享,期待它能為你提供一些新視角、新啟發,讓你的科研成果真正改變世界。
公元| 紅杉中國副總裁
徐圣東| 海柔創新的聯合創始人、CTO
蘇黎世理工機器人學碩士
浙江大學機械系本科
于世界TOP3學術會議發表一作文章兩篇
連續創業者
公元
徐總當時為什么當時選擇切入倉儲機器人
領域?海柔看到了怎樣的市場機會?
徐圣東:一開始創業時,我們最大的想法是機器人得有用。我們認為機器人在倉庫這一塊能夠創造價值,有商業化前景。倉庫屬于結構化的環境,比較靜態,機器人技術相對更容易落地。技術和商業都行得通,我們就選擇了這個方向。
其實我們一開始就想做現在這種形態的機器人,只是當時受限于組織能力、技術成熟度等各種因素,所以未能實現。我們經歷了三個版本的迭代,前前后后花了三年時間。但實際上我們花了4年時間才真正實現商業化。第三年迭代的產品算是第一個落地的戰略客戶,算不上商業化。
徐圣東:世界是變化的
我們必須要學習迎接挑戰
徐圣東:我們團隊最初都是做機器人的,大家想著把機器人做好就行了。之后才發現,光有機器人其實不能為客戶創造價值,因為客戶不太關心機器人長什么樣子,他關心整個倉庫的吞吐量,整個倉庫每天的周轉率,所以一定要有軟件系統去調配運轉。就要求我們重新構建這一方面能力。
但挑戰之后又來了,我們發現還要提高效率,要做一些仿真,先在數字世界里把整個應用場景構建出來模擬一遍,這又需要重新構建新的能力。
伴隨著發展,企業會有越來越多的挑戰,會有越來越多新奇的東西,可能大致的方向都沒有變化,但在這個過程中,遇到越來越多的技術難題。這些難題,是要通過組織的能力去解決的,所以一定要搭建團隊,要設計組織、設計流程。
重要的是,要持續不斷地學習新東西。這個世界永遠都在變化,要去學習、去迎接這些挑戰。
2025-04-15 07:50
2025-04-15 07:48
2025-04-15 07:48
2025-04-15 07:47
2025-04-15 07:47
2025-04-15 07:45
2025-04-15 07:45
2025-04-15 07:44
2025-04-14 15:01
2025-04-14 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