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歐斯緊密結合市場需求和客戶痛點,已落地100+項目,幫助客戶實現降本增效。
近日,36氪獲悉,意歐斯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意歐斯”)已完成近億元B輪融資,引入十月資本、紅太陽等戰略投資者。意歐斯創始人兼CEO姜躍君告訴36氪,本輪融資資金的55%將補充公司流動資金,40%將用于產品研發,5%作為市場拓展及銷售費用。
意歐斯成立于2008年,管理總部位于上海,是一家提供數智物流解決方案的創新科技公司,為客戶提供涵蓋從周轉箱到托盤自動化、貨到人技術、AGV物料搬運、智能軟件和機器人揀選等解決方案。公司在安徽合肥設有研發中心,在浙江嘉興設有生產基地,在美國設有全資子公司,意歐斯美國公司曾為惠而浦、福特汽車等公司提供智能倉儲物流解決方案。
2020年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頒發《關于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實施意見的通知》以及新基建利好政策的助力,讓智能物流裝備業迎來新一輪增長。數智化、無人化等概念逐漸滲透到社會中的各行各業,越來越多的與倉儲物流相關的無人倉、無人機等新設備開始投入到實際運用中。姜躍君告訴36氪,意歐斯主要有兩條核心產品研發線:
一是工業用途AGV系統,包含智能叉車AGV和智能搬運AGV等,實現從收貨到入庫、從出庫到收發料,從倉庫到分揀等各種長短距離搬運作業。與同類型企業相比,意歐斯AGV產品車體自主設計生產,在品質保障、售后保障以及交付時間和制造成本上有很強的管控能力。從外形、結構、性能等多方面可實現客戶定制化,契合客戶需求。值得一提的是,意歐斯自主研發的ADS調度系統以擬人化、智能化的AGV最優化實時交通控制,實現各類場景的精益化物流運輸作業過程。
二是智能AS/RS系統,包含料箱自動存取及托盤自動存取等,目前意歐斯堆垛機市場保有量超500臺,已通過大量商業項目的市場驗證,適應多種環境與要求:從地面到31米高,從-30℃到50℃溫度環境,從百公斤級到數噸級別(5噸及以下),從單深位到雙深位,從直軌到變軌,從化纖、電子、新能源、圖書到醫藥等十余個應用行業,意歐斯均可實現高效的貨品存儲與出庫。
同時,在軟件方面,意歐斯擁有WCS/WMS智能倉儲管理系統、AGV調度系統、3D監控系統等自動化軟件,利用倉儲物流控制系統、信息系統、大數據分析及數字孿生等數智化方式提供高效穩定的智能集成方案,可以根據客戶需求,在標準版的基礎上進行定制化開發。
*意歐斯智能倉儲系統在化纖行業的應用
目前,意歐斯為企業提供的智能倉儲物流解決方案、自動化項目等已經超過100個,布局化纖、醫藥、3C、新能源等多個領域,與桐昆、新鳳鳴、國軒高科等行業頭部客戶保持著長期合作。以玻纖行業為例,意歐斯曾為中國巨石建立一個高達31.5米的自動化立體庫,并在項目中使用了先進的數字孿生技術。同時,意歐斯正在為巨石埃及工廠建立自動化立體庫以及智能產線,這是意歐斯目前首個海外出口項目。
意歐斯也曾為某全球知名電子品牌提供TWS耳機自動化分揀項目,意歐斯為其提供包括貨到人智能倉、機器人揀選、智能輸送揀選、PPS自動化包裝線等先進的自動化物流技術,使得原本計劃150人的項目,落地后實際只需要30人左右,人工成本降低了約人民幣800萬元,投資回報周期僅11個月。
姜躍君表示,意歐斯整套倉儲物流解決方案系統從設計到落地投用需要8-10個月的交付期。目前意歐斯正在安徽建設新的“超級工廠”,該工廠計劃為“機器人生產機器人”的全自動化工廠,在倉儲物流環節將使用自家的智能倉儲物流解決方案,成為意歐斯智能倉儲物流系統實踐的“樣板間”, 預計于2022年底投產使用。
*2013-2023年智能倉儲物流市場規模及預測
自從2020年新冠疫情以來,倉庫無人化、自動化趨勢顯著,再加上當今社會出生率較低、老齡化嚴重、用工難的現狀,同時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智能制造已成為國家層面的發展戰略,智能倉儲行業已經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期。據上圖數據顯示,2020年智能倉儲行業規模約為943億元,其中,行業包括自動化立體倉庫、智能物流機器人、輸送與分揀設備等智能倉儲物流裝備設施,預計2023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549億元。
根據業務性質分類,智能倉儲物流系統主要應用于兩大領域:工業生產型和商業配送型。姜躍君也表示看好工業生產型的智慧倉儲物流系統在未來幾年的發展前景,因此意歐斯在業務戰略上明確定位于以工業生產型為主,加強倉儲物流環節的增值與控制。據了解,意歐斯去年的訂單額約為4億元,最大訂單額為1.6億元,預計今年能達到7億,公司目前年增長率約為70%。
相較于北自科技、新松機器人、昆船智能等傳統科技廠商,意歐斯的優勢在于核心產品的自研能力、應用場景的創新以及對整體運營成本的管控。姜躍君表示,當前智能倉儲行業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優秀技術人才的緊缺,人才的培養速度跟不上行業發展和技術迭代的速度;其次是同質化程度高,差異化不夠明顯,企業應該如何破局也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目前意歐斯員工規模將近300人,技術人員占比50%,其中核心技術人員來自于Dematic、Swisslog、Daifuku等行業龍頭公司,極富全球視野,團隊擁有豐富的行業經驗和領先的技術能力。
2025-04-15 07:50
2025-04-15 07:48
2025-04-15 07:48
2025-04-15 07:47
2025-04-15 07:47
2025-04-15 07:45
2025-04-15 07:45
2025-04-15 07:44
2025-04-14 15:01
2025-04-14 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