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崩壞的系統”,新技術成關鍵一招
在群雄逐鹿的制造業市場上,共識之一是供應鏈為王,得智能供應鏈者得天下。
“一個崩壞的系統”,這是美國時裝設計師協會對傳統服裝業供應鏈的形容。他們認為,能否利用新技術提升效率被認為是在競爭激烈的服裝行業中,能夠生存和決勝的關鍵。
新技術提升效率,對服裝業如此,對整個中國制造來說亦是如此。他們將供應鏈系統裝上“聰明的大腦”,精準洞察市場趨勢,反響推動進行快速、精準的決策,并根據跟進調整生產節奏,提升存貨周轉率。
短鏈條的供應鏈將解決庫存周轉率問題,這一點,每一個生產者都知道。但這其中的挑戰在于,誰能打造出高效的智能化供應鏈?
對京東而言,900萬自營SKU,京東在前端自己采購選品,一直到下單、運營、履約、售后,同時還在不斷擴充品類。從3C電子產品、快消品,甚至到生命周期最短的鮮食,每個品類屬性不一樣,全鏈條全部管起來,相當復雜。
從線上走入地面,7FRESH 、京東超體店、京東大藥房等,如何一如既往保持“京東效率”?
“運營900萬SKU的產品,絕對不能靠人、靠經驗。”劉曉恩強調:“我們要做智能化和自動化,簡單分成四件事,智能銷售預測,智能補貨,智能調撥,甚至做到智能清滯。”
像上文提到的“Q萌恐龍造型”水杯,從靈感到爆款,生動地演繹出智能銷售預測一幕。
無論是超短庫存周轉天數,還是超百城分鐘達,乃至更多場景的實現,這一系列數據是京東長期深耕智能供應鏈、物流等領域并取得一系列突破的背景下實現的,是其將云、AI、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5G等新技術融入各種場景,打通堵塞,助力全鏈條數字化的最佳實踐。
從2017年初,全面擁抱技術以來,京東系統已累計投入近700億元。五年的探索與歷練,京東不斷為生產企業注入科技力量,已成為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催生的新型實體企業。
半年報顯示,截至6月30日,京東物流已申請及獲得的無人配送領域相關專利超過500項;北斗新倉作為新一代先進的大規模自動化倉儲生產與管理體系,可操作百萬級SKU,可以將履約時間縮短2-3小時;在末端配送環節,京東物流建立了自動駕駛技術研發、測試和運營的完整體系;擁有全自研技術的L4級別自動駕駛智能快遞車,已在全國超10個城市投入運營……
技術的浪潮永遠向前翻滾,向更好地探索永無止境。京東對此有著深刻認知,并持續探索前沿技術,特別是對未來技術與場景的探索,對技術應用的探索。
2025-03-14 13:39
2025-03-14 13:38
2025-03-14 13:37
2025-03-14 13:37
2025-03-14 13:36
2025-03-14 13:35
2025-03-14 13:28
2025-03-14 13:28
2025-03-14 13:27
2025-03-14 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