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認為,人工智能技術是一個分水嶺,此前,機器人更多是通過自動化的方式解決產品的標準化問題。如今,人工智能技術與機器人結合后,真正引領機器人進入了2.0時代,此時,所有的產品都無法脫離一個詞——智能化。”在9月12日的世界機器人大會未來峰會中,京東物流X研究院特種機器人部負責人姚秀軍在其主旨演講《智能機器人,智享未來》中如此談到。
圖:2021世界機器人大會京東物流展區而在智能化快速發展的今天,京東物流多年的技術積累下,已構建了相對完整的機器人生態,多款機器人已投入商業化運營。這些機器人不僅在618等關鍵事件里高效完成任務,在抗疫、抗洪等救災行動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一直以來,京東物流始終踐行“技術驅動,引領全球高效流通和可持續發展”的使命,堅持開放數字化技術和供應鏈能力,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智能化時代
機器人體系走向何方?
在大會中,姚秀軍將當下機器人發展狀態歸結為兩個方面:第一,如今已處于機器人2.0時代。人工智能技術讓機器人步入智能化,這是機器人2.0時代的典型特征。機器人1.0的時代更多以自動化為主,而在機器人2.0時代,則更多是以智能化為主。第二,我們目前身處人機時代,從最簡單的人機交互到人機協作,再到人機共存共生的發展階段。可以看到,如今很多機器人的形態和服務能力已經非常多樣且細分,隨著如腦機接口、人機結合等產品和技術的逐漸發展,未來的某一天,人機共榮共生將成為重要的時代特征。那么,未來機器人體系將發展成為何種結構?對此,姚秀軍提出,不論是技術還是場景,未來都可歸為“三腦”體系中,即端腦、云腦、人腦。第一、端腦,即邊緣計算處理能力,能夠解決具體場景中的個性化問題;第二、云腦,即云計算,通過云端的強大算力,幫助AI 機器人有效解決復雜場景中的各種問題。云腦層面,目前常規應用的是混合計算方式,而未來5-10年,量子計算將得到更大規模的應用;第三、人腦,即人類的腦力,人類參與進來與機器人進行交互,加速機器人的智能進化。那么,“三腦”之間的信息交互如何打通?這便需要“三體”來實現。所謂的“三體”,即人體、機械體、數字體。首先,人要參與到交互之中,發揮人腦的作用;其次,形態各異的機器人,作為人的延申,協助實現更多功能;最后,數字體,比如京東的數字客服,以虛擬的形式實現交互。姚秀軍認為,隨著“三腦三體”的發展,物理世界和虛擬世界的界限也將逐漸模糊。
京東物流機器人體系逐漸完善
多款產品實現商業化運營
除了在理論側研究外,在實踐側,京東物流已經構建了相對完整的機器人生態。姚秀軍表示,經過多年積累,京東物流機器人體系逐漸完善,已形成了“機器人家族”。現有產品主要涵蓋兩大類,包括應用于物流中的倉、運、配等環節的如穿梭機、穿梭車,天狼、地狼系統等,還包括具備巡檢、商服等個性化功能的機器人。無人配送,在解決無接觸配送、最后一公里配送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例如,京東物流L4級別自動駕駛智能快遞車已大規模投放,目前,在全國10余個城市均可看到他的身影。
圖:京東物流智能快遞車而在酒店、寫字樓等樓宇中,京東物流的室內配送機器人則進一步在最后100米配送中發揮著價值。目前,京東物流的室內配送機器人已在北京、天津等多個寫字樓投入運營。在強大的科技支撐下,目前,京東物流的亞洲一號倉儲系統已經基本實現了無人化,從常規地面工作到立體倉儲,都已實現了機器人的有權限替代,特別是在分揀方面,已實現完全自動化。另外,用于維護數據穩定的機房巡檢AI機器人,用于鐵路、軌道交通檢測的智能巡檢機器人,針對醫院場景的室內運送機器人等也已投入商業化運營中。以京東物流機房巡檢機器人為例,隨著我國信息化建設水平和規模的逐漸提升,數字安全已成為重中之重,特別是金融領域。為此,京東物流以人工智能技術為核心,結合多種金融級自研算法、高精度傳感器,研發出了機房巡檢AI機器人。該機器人目前已應用于中國工商銀行、國家電網、萬科數據中心、央行清算總中心等大型企業、機構。
2025-04-03 14:36
2025-04-03 14:34
2025-04-03 09:13
2025-04-03 09:10
2025-04-03 09:09
2025-04-03 09:04
2025-04-03 09:03
2025-04-03 09:03
2025-04-03 0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