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國家/地區在2021年的機器人競賽中處于領先地位?
機器人技術的普及已經開始。這些自動化機器正在雇用人工,并在共享的工作場所中執行復雜的任務。報告表明,各國的機器人技術實施率很高。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的數據,工業自動化的步伐在發達國家迅速發展,2016年全球每10,000名員工安裝了74臺工業機器人。到2020年,制造業的總數達到113個。
西歐的制造業機器人密度為每10,000名員工225個臺,其次是北歐國家(204臺)。北美和東南亞的這個數字分別是153個臺和119臺。
讓我們來看看2021年領先的機器人技術實施的主要國家/地區。
1、新加坡
新加坡是最著名的全球金融中心。該國現在正在努力樹立其作為機器人創新者的聲譽。它在機器人工業研究領域擁有豐富的設施。根據IFR發布的最新《世界機器人技術統計》,新加坡在2019年的機器人密度最高,每10,000名員工918臺。電子行業,尤其是半導體和計算機外圍設備,是該國工業機器人的主要客戶,其份額為占總運營存量的75%。2016年,新加坡在工業機器人密度方面排名第二,僅次于韓國。
2016年,新加坡承諾在三年內投資超過4.5億新元,以支持國家機器人計劃(NRP),以促進醫療保健,建筑,制造和物流領域機器人解決方案的采用和開發。支出是更大的計劃的一部分-研究,創新和企業2020(RIE 2020)。為此,已在五年內撥出190億新元,以支持和實現科學技術研究。2019年,RIE 2020獲得了額外的5.4億新元撥款。
2、南韓
2017年,韓國每10,000名工人安裝了710臺工業機器人。到2019年,這一數字將增加到每10,000名員工868個單位。電子和電氣領域是大批量機器人的主要采用者。據報道,到2020年,韓國政府計劃放寬對機器人技術發展的法規,并將明年該領域的預算增加32%,以培養韓國機器人市場成為三年內全球前四大機器人市場的地位。 。
到2021年,IFR報告預計,隨著框架的發展與日新月異,例如視覺確認,技能學習,故障預測,人機協作和更簡單的編程,到2021年將交付63萬臺工業機器人。
3、日本
就發貨量和操作臺數量而言,日本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機器人出口國。2012年,日本的機器人銷售額約為34億日元,約占全球市場份額的50%。日本每10,000名員工擁有364個機器人,相當于德國(346個單位)。該國是全球主要的機器人制造商,即使在這里,機器人也可以組裝機器人:全球機器人生產量的47%是在日本制造的。根據該報告,電氣和電子行業占運營存量的34%,汽車行業占32%,金屬和機械行業的存量為13%。
在亞太地區,日本是服務機器人的主要領先國家之一。該國不斷增加對機器人技術的關注,以及如何改善生活質量和環境狀況。日本的Society 5.0計劃旨在部署AI,機器人技術,大數據分析和IoT等先進技術,以創建一個優化的,可持續的世界。
4、瑞典
在實施機器人技術方面,瑞典是另一個領先的歐洲國家。該國的機器人密度為274個單位,在金屬和汽車行業各占35%的份額。在歐盟委員會2017年的一項調查中,80%的瑞典人歡迎機器人和AI,瑞典工會公開接受自動化。瑞典是一些頂級機器人公司的所在地,其中包括ABB Robotics,IBC Robotics,Robotdalen,Giraff,Robot System SR和SRC。
5、丹麥
丹麥在工業自動化方面有一系列的測試目的地。該國人口不足600萬人,機器人密度為每10,000名員工243臺。丹麥的歐登塞市已準備將自己成為機器人技術開發和商業化的中心。大約129家公司以及供應商和研究機構共同創建了Odense機器人技術集群,該集群相互交互以增強其能力。
在美國,自動化速度穩定,機器人密度為228個單位。2019年,美國汽車市場是僅次于中國的全球第二大汽車市場,其汽車和輕型汽車的產量第二大。另一方面,中國機器人密度的發展仍在繼續動態發展,每10,000名員工安裝187臺機器人。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