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4月1日,由《物流技術與應用雜志》主辦的2021全國電商與零售物流發展論壇暨第十屆快速消費品供應鏈與物流高峰會在無錫舉辦。會上,憑借在行業數字化升級中的標桿意義,“采用曠視智慧物流解決方案的徐福記智造工廠”被全國電商與零售物流發展論壇組委會授予“優秀物流工程獎”。
圖:采用曠視智慧物流解決方案的徐福記智造工廠獲“優秀物流工程獎”(右二為曠視領獎代表)
近年來,在政策、市場環境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中國制造業開始在與機器人、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融合中轉型升級,向高質量發展加速前進,以提升生產數智化水平和企業價值創造能力。徐福記從2017年開始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實踐,目前已經率先將自動化設備運作、數字化管理融入從上游供應鏈到成品出廠的各個流程,逐步實現企業管理數字化、智能化。
在數智化升級過程中,作為率先進入物流領域的世界級人工智能(AI)公司,曠視為徐福記提供了包含AGV智能搬運機器人、智慧物流操作系統河圖在內的軟硬一體化智慧物流解決方案。
一方面,舉重能力達數百公斤、日均運輸量約240噸的AGV在貨運緩沖區等生產線環節的應用,幫助徐福記提升了物料搬運的及時率、準確率與安全性。另一方面,曠視河圖能夠實時顯示、記錄每臺AGV的活動路徑、剩余電量、設備健康情況,并可對AGV采取緊急控制措施,支持徐福記管理人員能夠根據不同生產情況調整貨運策略。
如今,走進徐福記產品轉運區域,一臺臺AGV智能搬運機器人來回在地上忙碌著,按照規劃的線路有條不紊地就完成運輸工作,實現車間至發貨月臺之間的自動化搬運作業,現場無需人工看護及管理。
圖:徐福記智造工廠中曠視機器人正在搬運物料
在應用曠視智慧物流解決方案之前,車間的原料、半成品、成品等物料都是通過人工或叉車搬運,勞動強度高且工作效率和準確率無法得到有效保證。AGV智能搬運機器人投入運作后,現場搬運作業全自動化運行,整體的運營效率也得到了改善和提升,物料搬運及時率和準確率明顯提升,其自動躲避障礙物的功能,也大大降低了車間的安全風險。
此次“曠視×徐福記智慧物流工廠”獲得“優秀物流工程獎”,是行業對徐福記智能化升級成果的贊賞,也是對曠視智慧物流解決方案客戶價值的高度認可。在我國“十四五”規劃繼續強調現代物流、智能制造的背景下,希望更多企業能從曠視和徐福記共同打造的這一案例中獲得參考和借鑒。
曠視是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產品和解決方案公司。自2011年成立起,便意識到人工智能將為世界帶來巨大變革,而深度學習是支撐人工智能革命的關鍵。以深度學習為曠視的核心競爭力,我們得以持續不斷地推動全球技術創新,并率先開始將前沿技術商業化。
依托自研的新一代AI生產力平臺Brain++,專注于算法能創造極大價值的領域:個人物聯網、城市物聯網和供應鏈物聯網,向客戶提供包括算法、軟件和硬件產品在內的全棧式、一體化解決方案,幫助客戶及終端用戶降本增效,并帶來極致體驗。目前,曠視擁有近3000名員工,業務遍及全球,服務數十萬開發者和超過3000家行業客戶。
作為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產品和解決方案公司,曠視從2017年開始就進入智慧物流領域,基于云、邊、端等平臺的深度神經網絡算法創新,打造智能物流裝備及“智慧大腦”曠視河圖,并聚合行業合作伙伴,向工業物流及商業物流場景提供高度智慧化的行業解決方案及全生命周期服務,幫助企業降本增效、簡化管理,為工業數字化升級提供創新引擎。
在算法方面,曠視依托自主研發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生產力平臺Brain++,結合物流場景的實際需求,能夠為不同的物流場景定制化輸出算法,讓新算法的生成更高效、更經濟地服務物流場景的客戶。
在軟件方面,曠視打造了業界首個機器人物聯網操作系統——河圖操作系統,具備生態連接、協同智能、數字孿生三大特性,使曠視得以在各類物流環境中智能協調軟件、物聯網設備和人,幫助客戶一站式解決規劃、仿真、實施、運營全流程。目前河圖已經成功落地百余個項目。
在硬件方面,曠視正在不斷推出新一代物料搬運AGV、智能圓形播種機、AI+堆垛機等多款自研機器人及AI物流裝備,全面覆蓋搬運、存儲、輸送分揀場景。目前,曠視在北京、寧波、蘇州擁有3家研發制造基地,用于機器人及智能物流裝備的測試與生產。今年下半年,曠視還將推出多款機器人及人工智能物流裝備。
此外,曠視也在不斷聯合產、學、研、用等產業各方的力量,共同推動智慧物流的快速發展。
目前,曠視已將供應鏈物聯網業務擴展至10余個國家和地區,累計向智能制造、零售電商、3PL、汽車、鞋服、醫藥、教育等數10個行業的數百家客戶提供端到端的智慧物流解決方案。
2025-03-31 15:39
2025-03-31 15:38
2025-03-31 15:37
2025-03-31 15:37
2025-03-31 15:36
2025-03-31 15:35
2025-03-31 15:32
2025-03-31 15:32
2025-03-31 15:31
2025-03-31 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