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智涌錢塘”2021 AI Cloud生態大會在杭州舉行,以“共筑智慧城市 賦能數字企業”為主題,匯聚5000余名行業專家、生態伙伴、產業界人士于一堂,共同探討人工智能在智慧城市、數字企業兩大領域的落地應用。
近年來,全球經濟波動和疫情讓企業發展存在不確定性,海康機器人深諳制造企業核心訴求,致力于攜手眾多制造業同仁實現“降本增效”“提高質量”的智造轉型,在VUCA時代中持續保持“高速高質量發展”。
生態大會上,海康機器人總裁賈永華以“AI賦能智造升級”為題發表主題演講,他指出,隨著人工智能與先進制造技術的深度融合,制造業領域,自動化進入蓬勃發展期,并向數字化、智能化方向發展。此趨勢下,海康機器人從感知智能化、單體智能化、系統智能化三個維度,參與到制造新業態的建設中,助力智能制造。
他表示,海康機器人以智能硬件為基石,軟科技為核心,打造軟硬件結合的雙核能力。通過AIoT、智能設備、智能系統快速響應,實現生產效率、質量的提升,同時加速了勞動力素質轉型,構建了普適化的智能系統,并將這股新生能力與既有能力融合,滲透更多場景,為用戶帶來價值增益。
擁抱制造新業態,助力智能制造的三個維度
第一方面是感知智能化。機器視覺作為其中的一部分,強調精細的微觀目標,對相機而言需要高精度、高幀率、高信噪比及低延時來提供更可靠更穩定的圖像品質。2019年,海康機器人率先發布1.51億高分辨率相機,在工業制造領域,1.51億相機能檢測FPD/PCB上的細微缺陷,也適用于天文測繪等。除了二維感知,三維感知可測量三維特征,實現了多維度的全面感知,是后續工業場景下,感知智能化的重要研究方向。
第二方面是單體智能化。視覺和智能單體相結合,可幫助機器人即時定位并實時創建地圖,也可通過紋理來感知自身位姿,做出判斷決策;結合魯棒性控制算法,能更好地適應未知環境。智能化技術與移動機器人本體的融合,實現了動態避障、抗干擾和防打滑等更多單體智能。在感知基礎上,移動機器人可以更好地認知這個世界,從而適應更復雜的環境,應用到更多生產領域中。
三是系統智能化。通過智能設備間互聯,機器人系統與企業系統互聯互通,可實現多設備、人機混合作業,發揮群體智能,讓作業效率最大化;生產數據相互打通,實現了物料信息全程可管控、可追溯。通過更好地分析、運用數據,數字孿生技術將物理空間與數字空間相映射,形成數據的全新分撥中心。將設計、制造、產品三個象限與數字孿生完美對稱,構建產品的全生命周期的數據流和自生長的動態模型,形成價值的閉環。
軟科技+硬科技,打造雙核能力
2025-04-18 09:04
2025-04-18 09:03
2025-04-18 09:01
2025-04-18 08:59
2025-04-18 08:50
2025-04-18 08:49
2025-04-18 08:46
2025-04-17 19:19
2025-04-17 08:18
2025-04-17 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