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00平方米的偌大廠房里,
機器人在生產線上精準運行,
幾乎看不到工人。
“機器人制造機器人”,
這個場景已經在
■新時達工廠忙碌的機器人
在位于嘉定區南翔鎮的上海新時達機器人工廠里可以看到,偌大的廠房,除了20多臺忙碌的機器人外,只有零星幾名工人在忙碌。“目前新時達20000平方米的廠房只需5名工人,主要負責看線、實施部分需要人工干預的操作,而零件裝配、物料運輸、精密焊接、樣品檢測等工序都由機器人完成。” 上海新時達機器人事業部市場總監張鎮奎介紹。
■小負載機器人自動生產線
根據2020年12月投產后首個季度的數據統計,新時達機器人工廠建成并批量投入使用機器人后,用工量減少了80%,產品測試一次性通過率上升15%;單位面積產出效率提升了30%以上。
■檢測樣機
上海新時達機器人工廠目前共有3條生產線,其中1條為機器人生產機器人——小負載機器人自動生產線。這條生產線使用了制造企業生產過程執行管理系統(MES)和倉庫管理系統(WMS)等管理軟件,通過智能制造系統實現了批量運用工業機器人進行生產制造,從而實現提升產品質量和降低制造成本。
在工廠,小編看到了兩臺正準備交付的新時達碼垛機器人。這條產線的訂單來自一家日系世界500強企業。“日本被稱為‘機器人王國’,是目前世界機器人產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日系企業能夠選擇新時達機器人,這說明國產機器人經過近10年時間的發展,產品質量贏得了國際市場的肯定。”張鎮奎表示。
2020年3月份,新時達宣布碼垛機器人節拍突破1000包/小時。同年9月,新時達宣布碼垛機器人節拍達到1200包/小時,真正實現了與國際一線品牌同質并跑。
■2020年9月工博會期間,新時達機器人碼垛節拍達到1200包/小時
值得一提的是,產線上使用的機器人也是新時達品牌,工廠所有智能制造項目均由新時達自行研制、集成。目前在整個新時達集團,機器人密度已經達到了1080臺/萬名工人,遠遠超過我國平均180臺/萬名工人的水平,可媲美國際機器人密度最高的韓國和新加坡。
2025-01-13 17:21
2025-01-13 17:21
2025-01-13 17:20
2025-01-13 12:13
2025-01-13 12:12
2025-01-13 12:12
2025-01-13 12:11
2025-01-13 12:10
2025-01-13 12:09
2025-01-13 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