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報道期間
這個“機器人”驚艷亮相!
它就是人民日報智慧媒體研究院研發的
集5G智能采訪+AI輔助創作+新聞追蹤
多重本領于一身的
人民日報“智能創作機器人”
這個機器人雖然沒有實體形象
卻讓參與兩會報道的記者編輯“如虎添翼”
為“策采編發”全程提供智能支持
5G智能采訪
讓采訪更自由、讓記者更專注
智能眼鏡解放了采訪者的雙手
只需記者一人
即可完成訪談、拍攝、記錄等工作
設備一鍵接入
前后方實時同步采訪內容
智能分析采集新聞素材
不錯過每一個亮點瞬間
3月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首場部長通道現場,人民日報記者鞏晗借助“智能創作機器人”現場拍攝和剪輯。 人民日報記者陳斌攝
AI輔助創作
將現場采集文字、語音、視頻素材
自動整理,智能提取有效部分
一鍵檢索全網相關資訊
自動匯總梳理背景信息
自動編寫各地區、行業熱點聚合新聞
提升采寫編輯效率,讓新聞更有時效
兩會新聞追蹤
隨時get熱點追蹤全網輿情
添加關鍵詞,自動跟蹤熱點
就可一站式接收網站、APP、
微信、微博等實時新聞推送
最新消息可即時提醒
信息盡在掌握
選題策劃、組織報道更有熱度
全媒體智能工具箱
為優質內容創作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音視頻智能處理
具有直播剪輯、4K在線快編等多種能力
還能實現視頻橫轉豎、智能配音
更適應短視頻傳播生態
智能生成視頻
只需上傳兩會圖文稿件
AI就能自主提取關鍵信息
自動制作視頻
……
今年兩會報道
人民日報記者還攜帶輕便的5G熱點
能為電腦、相機、攝像機等提供高速網絡
也能確保“智能創作機器人”隨時在線
為身處一線的記者提供智能支持
全國兩會期間,人民日報記者攜帶的5G熱點在人民大會堂內外為各種終端提供5G高速網絡支持。人民日報記者鞏晗、鄭曉宇攝
5G+AI報道技術全面升級
“智能創作機器人”
將成為記者、編輯的好幫手
策劃、采訪、編輯、評論、發布
都可能通過“人機協同”
實現更精彩的效果
“智能創作機器人”
“上崗”今年兩會
一起期待更精彩的兩會報道!
2025-04-03 09:11
2025-04-03 08:56
2025-04-03 08:51
2025-04-03 08:47
2025-04-02 09:01
2025-03-31 15:35
2025-03-31 15:33
2025-03-26 11:46
2025-03-26 11:45
2025-03-25 0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