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日前發布支持創建北京、天津、杭州、廣州、成都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的通知。在3月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總工程師、新聞發言人田玉龍在回答記者對此情況的提問時表示,要創新機制激發活力,強化應用牽引,加快落地應用,同時堅持特色開發,因地制宜發展智能經濟。
▲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新聞發言人 田玉龍(圖片來源:國新辦網站)
田玉龍指出,2019年,工信部批復創建了上海、深圳、濟南-青島三個先導示范區,主要目的是在體制機制創新、政策環境、數據共享等方面先行先試,蹚出一些路子,摸出一些經驗。這次又批復五個城市:北京、天津、杭州、廣州、成都。這些先導區加起來總共8個,覆蓋到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成渝地區。建設先導區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決策部署,加快推進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
田玉龍強調,建設先導區是一種探索性、創新性包括示范性工作,還要進一步加大力度,主要在探索、創新和示范等方面進一步推廣:一是創新機制激發活力。通過各種政策引導、市場環境優化、人才隊伍支持,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能夠導出一些成功經驗,摸索一些成功模式。二是強化應用牽引,加快落地應用。落地應用是人工智能發展的關鍵,要通過政府、企業和業界的合作,共同促進人工智能的實際應用,特別是在智能交通、智能醫療、智能教育等方面先行落地,形成一些新的增長點、新動能。三是堅持特色開發,因地制宜發展智能經濟。智能經濟是一個發展非常快的領域,不可能千篇一律,是因行業、因地區、因領域的特色融合發展,在這方面,不同的地方先導區摸索出了不同的模式,比如上海的人工智能高地、山東的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深圳的智能算力平臺等都已經起到示范作用。
總體來看,先導區是地方政府搭建平臺,企業不斷融合發展。工信部把創新改革政策扶持作為重點,推動應用落地和業態融合,盡可能發揮政府和市場兩方面作用。同時加強國際合作,促進全球人工智能的健康可持續安全發展。
2025-03-31 15:35
2025-03-31 15:33
2025-03-26 11:46
2025-03-26 11:45
2025-03-25 08:58
2025-03-24 11:41
2025-03-20 13:44
2025-03-17 12:35
2025-03-12 17:36
2025-03-12 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