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7日訊,制造業機器人平均密度創下全球新紀錄,每萬名員工擁有113臺。按地區劃分,西歐(225臺)和北歐國家(204臺)的自動化生產最多,其次是北美(153臺)和東南亞(119臺)。
世界上自動化程度最高的前10個國家是。新加坡(1)、韓國(2)、日本(3)、德國(4)、瑞典(5)、丹麥(6)、中國香港(7)、中國臺北(8)、美國(9)、比利時和盧森堡(10)、西班牙(13)、澳大利亞(14)、中國(15)、法國(16)、斯洛伐克(17)、加拿大(18)、瑞士(19)、斯洛文尼亞(20)、芬蘭(21)、這是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發布的最新世界機器人統計數據。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主席Milton Guerry說:
"機器人密度是指運行中的工業機器人數量相對于工人數量。這種水平測量可以比較不同經濟規模的國家在動態自動化競賽中隨時間變化的情況。"
到目前為止,機器人密度最高的國家仍然是新加坡,2019年每萬名員工擁有918臺機器人。電子行業,特別是半導體和計算機外圍設備,是新加坡工業機器人的主要客戶,份額占總運營存量的75%。
韓國位居第二,2019年每萬名員工擁有868臺。韓國是液晶顯示器和內存芯片制造的市場領導者,三星和LG等公司位居前列,也是機動車和電動汽車電池制造的主要生產基地。
日本(每萬名員工擁有364臺機器人)和德國(346臺),分別排名第三和第四。日本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機器人制造國--連機器人都是在日本組裝的:全球47%的機器人生產是在日本制造的。電氣和電子行業占34%,汽車行業占32%,金屬和機械行業占13%。德國是目前歐洲最大的機器人市場,歐洲38%的工業機器人在這里的工廠作業。德國汽車行業的機器人密度居世界前列。該行業的就業人數從2010年的72萬人連續上升到2019年的近85萬人。
瑞典仍然排在第5位,機器人密度為274臺,在金屬工業中的作業份額為35%,另外35%在汽車工業中。
美國的機器人密度增加到228臺機器人。2019年,美國汽車市場再次成為繼中國之后的全球第二大汽車市場,汽車和輕型汽車的生產量位居第二。美國和中國都被認為是全球汽車制造商競爭激烈的市場。
中國機器人密度的發展還在繼續動態發展。今天,中國制造業的機器人密度在全球排名第15位。除汽車生產外,中國也是電子設備、電池、半導體和微芯片的主要生產國。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