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信息技術等產業迅速興起,在經歷了一波野蠻生長之后,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的階段。如果說第一次工業革命實現了機器對人的體力勞動的替代,那么以人工智能技術為代表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意義則不僅僅是機器人的批量生產與應用,更是作為核心驅動力驅動產業結構、城市形態、生活方式和科技格局的顛覆式變革。
如今,各類智能科技充斥著我們的工作與生活,然而,在享受智能化時代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作為職場人的我們也不得不警惕人工智能這一強有力的新對手。
首先是附加值比較低的重復性流水線作業崗位,這類工作有規律、重復性高、要求嚴謹,非常適合機器人進行操作,如識別產品劃痕、黑點、污漬等各類瑕疵,無論是布匹面料、手機電子、五金器件還是生物醫療領域,都有著它的用武之地,以超出人工的識別準確率為產品質量保駕護航;又如在物流倉儲這一方天地,自動化搬運已然成為標配,以無人叉車為代表的機器設備將人工從枯燥勞累的崗位上解放出來,從以往的“人到貨”升級為“貨到人”,擁有著巨大的經濟效益。
圖|國辰視覺檢測設備及無人叉車
其次是可以輔助人力完成的工作任務,例如在營業廳,柜面上的人員日益減少,更多的是各類一體化終端設備以及充當著“大堂經理”的服務機器人,如公共服務機器人,除了能為市民群眾解答各類疑問咨詢、語音互動進行宣傳講解,更能提供辦事服務,打造智能化業務處理模式,實現90%以上傳統人工柜臺業務由客戶自助辦理。
圖|國辰公共服務機器人應用于供電營業廳
同時還有人力無法完成的或者危險系數比較高的崗位,機器人也逐漸勝任,例如在極端天氣下的巡檢工作,人工往往會受限于此,而巡檢機器人則能克服這一障礙,實現可靠巡檢,實時采集、儲存、傳輸現場圖像、聲音、溫度、煙霧等數據,判斷是否存在故障及定位故障位置,可廣泛應用于變電站、配電房、車站、園區、社區等,真正實現全時段的智慧安防巡檢。
圖|國辰巡檢機器人
在新技術發展下,人工智能不斷取得突破,并扮演“主力軍”角色,取代一部分人工操作在各行各業已是大勢所趨,這也讓職場人面臨新的思考,智能化時代,職場人會不會真的被機器和程序取代?
其實人工智能并不是工作的攔路虎,相反的是,它將釋放出更多具有高附加值的工作崗位,為更多掌握新技術的職場人們提供更大的就業選擇空間。
正如淘寶電商帶起了無數賣家,智能手機的普及讓滴滴、外賣、共享單車成為可能,直播的崛起成就了眾多帶貨主播。身處智能化浪潮下,我們只要保持我們的好奇心,持續學習,擁抱人工智能,必能在這大潮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與人工智能一起迎接新時代。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