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早期,機器人的使用很多都是“被動服務”,所以直到現在, 機器人的標簽除了“新奇、黑科技、高大上……”之外,還擺脫不了“噱頭”。但其實,回歸產業的本質,機器人的核心屬性應該是一種“勞動工具”,背后帶來的價值應該是效率的提升、服務的提升以及體驗的提升。
那么,如何讓機器人的服務不再是“噱頭”,更加具有“溫度”呢?
從機器人上層來說,感知、營銷交互能力必不可少。從機器人底層來說,擁有自主移動的能力也至關重要。
以商場服務機器人來說:
①當顧客進入/離開商場時,機器人主動提供迎客及送客服務,代替商場工作人員進行顧客問題解答,包括位置指引。
②通過智能LED大屏,機器人可向顧客實時展示商場熱門促銷信息,推送相關營銷活動,甚至試用體驗,充當商場導購角色。
③當商場客流較低時,機器人可以通過才藝表演和機智幽默的對話增強了顧客的參與感和互動性。
④當顧客在排隊等位就餐時,機器人還可以推送二維碼、引導顧客關注商場信息,為商場、門店獲客、吸粉。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
2025-04-07 12:08
2025-04-07 12:07
2025-04-07 12:06
2025-04-07 09:52
2025-04-07 09:49
2025-04-07 0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