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消費者個性化需求日益強烈,傳統的大批量生產模式遭遇瓶頸,柔性生產呼聲高漲。柔性生產是應對“大規模定制”生產模式而產生的,可以更好的滿足多品種、少批量的生產特點,并以其良好的規劃實現對生產過程的高效把控。
AMR的應用恰是柔性化生產的需要,既要滿足柔性化、多元化、易變化的需要,又要在低成本負擔的同時實現標準化、信息化。
縱觀室內移動機器人發展史,我們可以發現AMR是其技術與產品不斷迭代升級的最新成果。
室內移動機器人自上世紀90年代出現以來,經歷了第一代磁導航AGV小車、第二代二維碼導航AGV小車,今年以來,不同于磁條、二維碼等固定、半固定導航方式,采用最新SLAM導航方式的AMR機器人異軍突起。AMR打破了原有的固定、半固定的機器人移動模式,讓機器人完成了自動化到智能化的蛻變,相比于之前的傳統AGV,AMR側重體現機器人的靈活性和自主性,它的顛覆性創新在于通過機器人自主移動技術,實現了更柔性的人機協同——移動機器人自己感知環境變化并針對環境變化做出正確反應,而不需要預先對環境做大的改造,也不需要將人和機器人隔離開。
這樣,移動機器人的智能程度更接近于人,像人一樣自主應對變化,實現柔性物流,能夠應用于更廣泛的移動運輸搬運場景。不僅如此,AMR的部署更加簡單,部署成本和維護成本更低,非常適用大面積長距離運輸場景的應用。
AMR將迎來自身的放量時刻,增長潛力巨大
據統計,2019年,全球移動機器人市場規模達139.5億元。從市場規模來看,2019年AGV市場規模占比63.91%,AMR占比36.09%;從市場銷量來看,2019年AMR全球銷量占比23.44%。在中國市場,2019年移動機器人市場規模為26.09億元,AMR市場規模占比30.99%。從市場銷量結構來看,2019年AMR銷量為4400臺,占中國移動機器人總量的18.72%。
有機構預測,2025年全球移動機器人市場規模有望突破90億元,移動機器人銷量有望超11萬臺。從市場規模結構來看,到2025年AMR市場占比有望超過45%。從市場銷量結構看,預計2025年AMR銷量占比超過32%。
從以上數據來看,AMR即將迎來自身的放量時刻。中國相較于全球市場,具備更高的增長潛力,尤其在制造及倉儲場景領域。
AMR第一輪跑馬圈地,得場景落地者得天下
現階段的AMR市場,誰找到了好的落地場景,誰就有基于場景做深度的先發優勢,反之在該場景會暫緩發展,甚至出局。
面對市場前景廣闊的移動機器人市場,上海機器人產業技術研究院已具備移動機器人一站式開發與實施能力,形成“基礎層——應用層——方案層”的技術矩陣,自主開發了多機器人調度工具DISPATCHMaster和移動端應用交互工具SLAMViewer。解決方案是連接AMR企業和客戶之間的紐帶,上海機器人產業技術研究院不僅僅是從技術和產品出發,更扮演了集成商的角色,能夠為客戶提供場景落地的服務。智能移動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宋韜認為:“方案是給用戶呈現的最終形態,用戶在方案層可以深度參與甚至主導這一過程,因為用戶的需求決定了產品研發的方向和使用的技術”。
隨著AMR從技術到產品的不斷成熟,大量移動機器人替代人的場景被挖掘出來,這些場景是以往的傳統技術AGV無法應對的,有著非常大的市場空間。目前,上海機器人產業技術研究院已經在復合移動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和工業移動機器人等多領域形成了成熟的應用解決方案,幫助建筑、消毒、重載等場景落地應用,未來將深度挖掘更多場景,幫助更多企業實現場景落地,推動中國移動機器人不斷向前邁進。
Pic/1
復合移動機器人解決方案:建筑3D打印移動機械臂
Pic/2
在沃迪智能場景落地的重載移動機器人
Pic/3
服務機器人解決方案:紫外線消殺機器人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
2025-04-07 12:08
2025-04-07 12:07
2025-04-07 12:06
2025-04-07 0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