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戰即將來臨?
鑒于有大量公司在這個新興行業中競爭,許多人都擔心,隨著新進入者試圖通過購買市場份額來擾亂市場,未來幾年價格可能會出現嚴重下跌。來自中國的大量供應商享有較低的成本基礎,并且利潤微薄。這些供應商中的許多人現在都在尋求將其業務范圍擴展到中國國內市場以外的歐洲和美國。
另外,一些行業和客戶群體也在努力標準化移動機器人接口,以允許各供應商之間更好的互操作性。朝這個方向的任何行動都可能導致移動機器人硬件的商品化,甚至可能使移動機器人供應商脫離軟件市場。
標準化工作
預期將來價格會下降,一些更成熟的供應商正在尋求標準化其車輛平臺,以便可以使用同一底盤來服務多種類型的車輛和有效載荷。這將有助于降低生產成本,使他們能夠更有效地提高產量,同時在降低價格的同時給他們更大的靈活性。
許多AMR的供應商都認為,其解決方案的價值主要歸功于軟件以及他們從工作流程優化中可以獲得的生產率提高。另一方面,機器人硬件在廠商之間幾乎沒有區別,并且可能會商品化,因為廠商專注于通過軟件創造價值,以及保持其軟件產品的收入和利潤。 這可能導致硬件價格下降,同時使市場逐漸轉向基于訂閱的軟件方法。
但是,有一些因素可能表明未來的定價壓力很大。例如,正在引入安全標準,這將提高安全功能和傳感器的最低閾值。這可能會使新的或低成本的供應商難以通過新解決方案將其推向市場。我們還看到許多應用都采用基于SLAM的技術,這增加了機器人的成本。
持續的機會
最后,應該指出的是,這個市場的滲透率嚴重不足。根據Interact Analysis的觀點,當今全球倉庫中的AMR使用率還不到1%,即使按照我們的樂觀預測,未來五年其使用率也幾乎不會超過5%(見圖4)。 同樣,無人叉車的出貨量目前僅占每年售出的手動叉車的一小部分。 很顯然,AGV和AMR在該行業都有巨大的增長空間,這一事實很可能會緩解價格壓力。(見圖5)
圖5:傳統叉車和無人叉車相對規模(圖片來自Interact Analysis)
編者注:根據Ash Sharma的文章進行編譯,其中表達的所有觀點,想法和觀點均完全屬于作者。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1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