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團在深圳發布了《2020年生活服務業新業態和新職業從業者報告》,同時發布了2021年生活服務業五大新業態、新職業風向標。
其中,基于大數據的《報告》顯示,隨著高性能芯片、基礎軟件、移動設備、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平臺、5G等新技術的快速發展,催生出了許多新的商業模式和業態,比如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無人配送、無人駕駛、無人機等新業態,為生活服務市場帶來了全新服務和體驗。
例如,美團AI智慧門店MAI Shop,這個由無人微倉(無人商店)、無人配送車以及美團配送站點組成的移動智慧門店,是美團在新零售場景下人、貨、場的線上、線下統一的新嘗試。
而在此次發布會上,展廳就出現了一臺智能服務機器人,簡潔流暢的機身、自動運行避障、大容量的裝載,吸引了眾多用戶的好奇。整個展廳無需工作人員來回端送水、食物,一個機器人便承擔所有的工作,直觀展現了科技新業態帶來的智能服務效果。
路人對機器人的操作很好奇
機器人在展廳配送歐包
漢服小姐姐從機器人托盤上拿取面包
據悉,這臺智能服務機器人“歡樂送”來自普渡科技——深圳一家專門研發制造生產商用服務機器人的科技企業,目前研發生產的“歡樂送”更多地應用于餐飲界來輔助服務員傳菜。
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生活服務業將進入人機合作的服務模式。“歡樂送”能夠在餐飲界得到大規模應用,很大的原因就是傳菜的工作屬于大量機械重復、無創造性的勞動。如果餐廳稍具規模,在餐點還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而非餐點多余的人力就顯得非常尷尬。
同時,傳菜工作因為沒有創造性勞動成果,不具備高新屬性,當代年輕人越來越不愿意從事。所以像海底撈、呷哺呷哺、巴奴毛肚火鍋、大鴨梨、德莊火鍋等餐飲企業紛紛采用送餐服務機器人協助服務員共同完成傳菜這一個環節。有些年輕人因為可以和機器人共同協作,負擔減輕,也更加樂意在餐廳工作。
據了解,各種智能服務機器人已在全球數萬家餐廳進行服務,不斷接手勞動密集型、重復度、機械化程度高的工作,同時也在拓展到酒店、醫院、機場、寫字樓、汽車4S店、網咖和KTV等場景。
新職業從業者以往的工作
另外,隨著這些新商業模式和業態的興起,也誕生了諸如VR指導師、人工智能訓練師、無人機駕駛員、機器人操作師等新職業。而這些新職業從事者往往來自于商業、生活服務業的人員,如飯店餐飲服務員等。不同于機械單調且無創新性的勞動,在新職業上,他們將擁有更加清晰的從業路徑,通過AI、機器人等創新型技術硬件或軟件的系統學習,養成專業能力,更加具有創造性地去提高生產效率。
據美團統計,越來越多的傳統生活服務業從業者正在涌入新職業領域,而這也將成為國家打造智慧城市的一份強大助力。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1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