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下午,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一行在蘇州市相城區長三角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示范區智控中心調研,踏上了由國內無人駕駛公司輕舟智航部署的輕舟無人小巴,這也是即將在蘇州落地的全國首個常態化運營的公開道路Robo-Bus項目。
輕舟智航聯合創始人、CEO于騫為婁勤儉書記介紹輕舟無人小巴
▲點擊視頻,觀看江蘇衛視報道
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許昆林,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郭元強以及蘇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李亞平,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俞杏楠等負責人也參加了相關活動。
婁勤儉書記在調研時提出:“5G技術發展重在應用、重在與產業深度融合,要把握技術發展趨勢,積極推動交叉融合創新,加快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而輕舟無人小巴場景正是5G車路協同(V2X)的首選落地應用,一方面,小巴行駛的路線是固定的,早期路端設備的建設范圍及成本更可控;另一方面,路端設備的部署往往需要較大的成本投入,而小巴多人出行的屬性意味著具備更高的社會效益。
輕舟無人小巴是5G車路協同(V2X)的首選落地應用
基于5G的車路協同能為無人小巴帶來更強的便利性和安全性。首先,基于5G網絡和紅綠燈通信設備,輕舟無人小巴可實現多路口綠波同行,即在提前獲得紅綠燈信號之后,智能控制小巴的行駛速度,減少等待紅綠燈的時間。或者在未來“主動控制”交通信號燈,做到延長綠燈或讓紅燈轉綠燈,實現“一路暢行”。
其次,通過5G網絡,輕舟無人小巴可以實時獲得遠距離的道路標識牌、施工路段以及異常車輛等信息,在提前獲知遮擋區域或前方區域的實時路況后,提前進行規劃,提高無人駕駛的安全性,保證更優的乘車體驗。
此外,還能實現特殊車輛優先,讓無人小巴為執行任務的救護車、消防車、工程搶險車、警備車等特種優先車輛主動讓行,提升特殊車輛在道路的通行效率。
海歸自動駕駛團隊的中國速度——當海歸團隊遇上中國新基建浪潮
2019年12月,國內首次提出了“新基建”概念,掀起了一股新浪潮。“新基建”包括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七大版塊,其中有三大板塊都是自動駕駛軟件的核心技術——5G、AI、大數據中心(云計算)。自動駕駛處于這幾大領域的交匯點,是新基建的典型落地應用。加上近年來不斷完善的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相關政策,可以說,自動駕駛在國內的商業化落地正迎來最佳的時機。
而在一個月后,輕舟智航這支始創于硅谷的全華人團隊,在中國打響了落地的第一槍——與蘇州高鐵新城達成戰略合作,宣布將逐步在蘇州開展無人駕駛場景運營。
輕舟智航的創始人均是Waymo(谷歌旗下無人駕駛公司)的技術骨干及海歸博士,從事無人車行業近十年,是目前國內技術最成熟、行業經驗最豐富的早期團隊。
作為國內Robo-Bus的領跑者,輕舟智航目前正在國內多個城市啟動Robo-Bus常態化運營,以滿足城市中的地鐵接駁及微循環接駁需求。今年7月,由輕舟智航部署的Robo-Bus在蘇州首次亮相。同期,蘇州發布了全球首條城市微循環Robo-Bus市民體驗線路,作為輕舟智航Robo-Bus的運營線路。
在功能方面,輕舟無人小巴的運行速度為20-50km/h,符合公開道路情況;能實現車身周圍360度無盲區感知,最遠感應距離超過200米,可輕松應對各類城市復雜交通場景。
2025-04-19 09:52
2025-04-19 09:51
2025-04-19 09:50
2025-04-19 09:50
2025-04-19 09:49
2025-04-19 09:47
2025-04-19 09:47
2025-04-19 09:46
2025-04-19 09:44
2025-04-19 0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