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排名前10的業內企業已有6家落戶,青島高新區加速打造北方最大機器人產業基地
青島明確提出加快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13條產業鏈,重點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中國人工智能應用與服務產業高地、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機器人產業基地等。今年3月,青島市機器人產業政策正式出臺,這是省內出臺的第一個機器人產業政策。
機器人是“中國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是高端裝備制造的關鍵支撐,機器人的研發制造、應用已成為衡量地區科技創新能力和智能制造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實際上,早在去年,青島市就發起“高端制造業+人工智能”攻勢,將智能制造裝備迭代升級作為重點攻堅任務之一,機器人產業得到了較快發展。
作為青島市機器人企業集聚地,截至目前,青島高新區累計引進一百余個機器人產業鏈項目,總投資超過130億元,占全市機器人企業的80%以上,產品涉及軟件開發、系統集成、解決方案、關鍵部件等產業鏈各個環節。隨著越疆、鋼鐵俠、海爾機器人、斯圖加特、海之晨、凱沃智能等企業逐漸在西海岸新區形成新的集聚,西海岸新區也成為青島機器人產業新的承載地。此外,機器人產業在青島各區市均有分布。
青島機器人產業一直以工業機器人為主,在“高端制造業+人工智能”攻勢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與人工智能相結合的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在青島出現。如中智泓熵的教育機器人、送餐機器人,悟牛智能科技的農業機器人,澳西、伏羲的防爆消防機器人,以及鋼鐵俠的雙足大仿機器人等。
企業注重自主創新
智能機器人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這個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如何?青島的機器人企業又是如何發展的?記者走進青島高新區兩家企業。
通產智能生產的生活服務機器人。王濤 攝
身份證分檢系統、自助體檢系統、微車管所、視頻會見亭……在通產智能科技公司展廳里,數十臺智能機器人一字排開,這是公司成立以來推出的系列產品。考過駕照的人都知道,考前需要到醫院或專門地點排隊體檢。“這款自助體檢系統是公司2015年推出的產品,平時主要在車管所使用,人只要坐在里面,就可以自動測量身高、體重、紅綠色盲及視力,整個體檢過程只需要3到5分鐘。”通產智能科技公司銷售總監鄭明星說,目前產品已在全國25個省、100多個地市使用。
2018年,公司又推出第二代產品“微車管所”,將自助體檢與車管所業務結合在一起,實現“一站式”服務。今年5月份,第三代產品也已上市,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了駕駛證制證功能,只要將各種信息輸入設備,現場即可打印駕駛證。
“在主推政務服務機器人的基礎上,近幾年,公司又推出生活服務類機器人,如餐廳服務機器人、小區巡邏機器人等。”鄭明星說,毫無疑問,機器人會越來越“聰明”,隨著互聯網的普及、5G技術的廣泛應用、人機交互能力的提升以及生產成本的降低等,未來,智能機器人將更多走進人們的家庭,老人陪伴、兒童玩伴、家庭安全衛士……這些機器人將成為家庭的一分子。
在科捷機器人生產車間,數十臺注塑機器人揮舞著手臂正在測試。與人工相比,注塑機器人的機械手一次可同時抓取32個零部件,極大提高了生產速度和準確率。“這個相框生產線全部用機器代替人,切割、分流、組框、裝玻璃……前后十幾道工序,每一道工序用時不超過兩秒。”在車間的另一個區域,公司工作人員指著一款機器人說。
成立初期,科捷機器人就瞄準了傳統工業轉型升級過程中對機器人產品的巨大需求。多年來,經過不斷改革創新,如今科捷已成為以工業機器人、自動化物流設備及智能裝備為核心的工業4.0解決方案服務商。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改建智能工廠,對無人化、少人化車間的需求提升,科捷也在不斷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產品的服務,產品被廣泛應用于橡膠輪胎、3C、汽車、木工、物流等行業。
“在我國,智能制造占制造業的比重只有10%,還處于初級階段。”科捷機器人公司董事長陶喜冰說,目前,一些勞動強度大、條件相對惡劣的工廠會優先使用機器人,但隨著人工成本的提高,人工生產達不到零部件的高端需求,加之標準化、規范化生產以及大規模定制的需要,無人化生產線、智能工廠將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龍頭企業加速聚集
機器人產業的發展不是無土之木,而青島高新區則為其提供了一片肥沃的土壤。通產智能和科捷兩家企業只是眾多機器人企業的杰出代表,其自主創新過程也是高新區機器人產業發展歷程的縮影。
2014年是青島高新區機器人產業元年,精準定位重點發展以機器人為主的智能制造產業。“近幾年,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及市場需求的拉動下,高新區機器人產業快速發展,形成了良好的基礎和集聚,具備搶占未來經濟制高點的發展先機,為進一步發展人工智能奠定了良好的產業基礎。”青島高新區招商部副部長華熙鳳說。
青島高新區是科技部批準的國內首家“國家機器人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發展機器人產業具備良好的產業基礎和廣闊的市場空間。圍繞機器人產業鏈條建鏈補鏈,高新區構建起機器人全鏈式產業布局。上有盈可潤減速器、旭升視覺、智騰微電子傳感等核心零部件供應商,中有科捷、寶佳、新松等本體制造商和系統集成商,下有本地合作及紅樹林等教育培訓機構,建鏈成效顯著,形成了良好的配套發展模式。
在產業環境上,高新區積極爭取國家、省市各級支持,圍繞人才、科技、金融、公共服務等方面優化發展環境,出臺十余項產業發展規劃和扶持政策,打造青島國際機器人中心綜合服務平臺,全面打造良好的營商發展環境。同時,高新區黨群、經發、科技等諸多部門,紛紛出臺提供產權型人才公寓、“人才特區”計劃、產業發展資金、園區企業孵化獎勵等企業所切實需要的各類政策,園區企業“雙招雙引”取得很大成效,創新能力顯著提升。
目前,機器人龍頭企業已在高新區加速集聚,世界機器人排名前10的企業中,已有ABB、KUKA、安川、發那科、那智不二越、新松等6家落戶,機器人“四大家族”齊聚,畢勤、海克斯康等一批外資優質項目落戶發展;本土企業勢頭強勁,軟控、科捷機器人、科捷智能裝備、寶佳、北洋天青、星華智能等企業迅速崛起。初步形成了以國際機器人產業園為主要基地的優質智能制造產業集群。
構建機器人發展生態
根據規劃,青島市計劃利用三年時間,力爭全市機器人產業營業收入突破100億元,跨入國內先進城市行列;以高新區、西海岸新區等區市為重點,加快機器人產業集聚,構建機器人發展生態體系,建設全國知名的機器人產業基地。
青島高新區科學布局以機器人為主導的“人工智能+高端裝備制造”新型產業鏈,加速打造中國北方最大的機器人產業基地,對于青島市加快培育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結合目前的產業基礎,高新區將重點補齊核心零部件、機器人本體產業鏈條,進一步發展壯大系統集成。”提起機器人產業未來發展華熙鳳說。
今后,青島高新區將重點發展減速器、伺服系統、控制器三大核心零部件。加強在人才、技術、資金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外引內培,一方面大力吸引國內外技術先進、帶動性強的龍頭企業入駐;另一方面積極培育本土企業發展壯大,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支持有實力的機器人本體制造企業通過引資、引技等方式切入核心零部件制造領域。
在中游本體制造商、軟件提供商和系統集成商方面,高新區將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引領作用,提升中高端產品供給能力,以點帶面推動工業機器人向小型化、輕型化、柔性化方向發展。延展布局人機協作機器人、真空清潔機器人、全自主編程工業機器人等產品,推動高新區工業機器人向中高端邁進,進一步做大做強做優。
積極拓展服務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產業規模。加大對青島高新區現有服務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重點企業支持力度,重點發展公共服務、物流、家庭清潔、教育娛樂等服務機器人,公共安全、應急救援、極限作業等特種機器人。依托高新區醫療醫藥產業發展基礎,積極發展手術機器人、輔助機器人、康復機器人等醫療機器人,加快機器人在醫療健康等新興應用領域的布局。
培育壯大重點行業機器人應用系統集成商,以集成應用促進青島高新區機器人產業的發展。依托青島高新區良好的應用市場基礎,積極推動機器人在電子信息、高端制造、醫藥等行業的規模化集成應用,聚焦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解決方案,加速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濤 通訊員 李青健)
2025-03-12 17:36
2025-03-12 16:56
2025-03-07 14:59
2025-03-05 15:37
2025-03-03 09:55
2025-03-03 09:51
2025-03-03 09:51
2025-03-03 09:49
2025-02-26 08:53
2025-02-25 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