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已于9月15日到19日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順利舉行,著名工業機器人生產商名傲移動機器人(Mobile Industrial Robots,下簡稱為MiR)的自主移動機器人現身工博會并在現場進行了應用展示。自創立以來,MiR始終致力于為全球電子、汽車、物流、生命科學、快消品等行業領域研發、提供先進的自主移動機器人解決方案,全方位優化企業內部物流并提高生產效能。
為了確保MiR自主移動機器人能夠安全、靈活得進行人機協作共事,用戶可以依托MiR提供的一個包含各類開箱即用解決方案的平臺——MiRGo,它能讓MiR自主移動機器人搭配機械臂后成為專業化移動式自動物料抓手,完成高精度、高難度的物品自動抓取搬運,特別適用于自動化工廠、倉儲分揀等場景。在展會現場,"身手不凡"的MiR自主機器人不僅抓取功夫了得,還能夠靈活得穿越各種障礙物,一時成為展會上人氣不凡的"明星"機器人。工博會期間,媒體也特地采訪了MiR自主移動機器人中國區總監袁億米先生,就MiR移動機器人的性能優勢、疫情帶來的影響以及在中國市場的境遇等角度進行了深入交流。
靈活便捷的機械臂和業界獨到的導航定位
隨著企業工廠對制造生產流程更精益求精,復雜程度也日益上升,企業迫切想尋求安全且更具柔性化的自動化設備以優化其內部生產。因此由MiR自主移動機器人搭配機械臂集成的MiRGo解決方案,則能為企業提供更加符合需求的自動化應用。
MiR自主移動機器人可以在機械臂抓取貨物后,通過激光掃描技術和3D相機可以識別周圍環境,安全避開所有障礙物和工作人員,選擇最有效的路徑抵達目的地,再由機械臂自動將貨物卸放在指定位置。SLAM是MiR機器人導航的核心技術,能夠讓機器人針對自己所處的環境快速構建地圖。目前主要有兩點因素會影響到機器人的導航和定位,第一個就是機器人自己尋找道路的能力,也就是機器人的路徑規劃。在MiR工博會現場展廳中展示的機器人,都能夠靈活得繞過障礙物,自主移動去達到目的地,這是由MiR機器人所具有的非常強大的算法所帶來的。
第二點就是機器人原先構建的地圖發生了變化,機器人是否能夠有效應對?對于這也是一項復雜的挑戰,因為在工廠這樣的一個環境下可能會發生很多的變化,而這個時候MiR公司的優勢也就體現了出來。因為MiR在機器人的應用領域有非常久的經驗,在世界各地不同的工廠當中都有這樣的一些應用,所以能夠更好的去開發和提高算法,從而實現機器人對這些環境變化的一個能力。MiR機器人在復雜的工廠環境下,只要根據墻上的三個點就可以實現定位。隨著技術的改進,這個技術已經變得比較成熟了。
后疫情時代的新市場——醫療市場
的確疫情對汽車行業以及對世界的各行各業都帶來了一些影響,包括對于MiR公司的車企客戶來說也是這樣,訂單和需求甚至供貨方面都產生了隱憂。當然這些車企客戶的管理層也有這樣的觀點,這只是相當于過去每年在中國都會面對的春節工人回家這種情況的極限版。因此生產自動化方面的項目反而是被提速了,也就是更多地考慮去采用MiR機器人以推進自動化生產。當然了,中國的疫情應對工作做得特別的好,從今年三四月份開始,很多客戶企業就已經復工復產了,很多原先暫停的項目,現在反而作為迫切需求的項目在加速推進。毫無疑問,最糟糕的一段日子已經過去了,現在的情況已經比過去要更好。
在后疫情時代,安全防護已然成為生活工作中的新常態。如何通過自動化解決方案為企業員工和公眾提供一個干凈、安全、健康的環境,則是公司企業最為關注的焦點之一,這也使得消毒機器人的市場需求在不斷攀升,特別是在醫院環境下,這份需求就更加急迫了。在今年2月,MiR公司通過合作伙伴向中國提供了100臺應用于醫院等醫療環境下的機器人,可以用于消毒等應用。 這種技術應用在過去也是存在的,但原先可以說是非常小眾的市場領域,但是因為新冠疫情的發生,這樣的應用就增長了大約10~20倍,就變成了更加廣泛應用的一種技術。
MiR醫療機器人所做的消殺工作是通過非常強的紫外線燈,去消殺商業環境當中的細菌病毒。使用自主移動機器人去做這樣的消毒滅菌工作,它的好處就在于因為機器人能夠自主移動,它比起只使用紫外線燈來,就能夠更加靈活地在醫院的各個區域移動,從而殺滅細菌和病毒。消毒殺菌對于醫院來說是一項重要的應用,原先這種應用規模比較小,是因為用戶對這種比較新的技術應用并不太了解,但現在因為有了疫情,因為有了這樣的應用的快速增加,所以人們的認識就增加了,相信今后會成為一個更大的市場領域。
在中國市場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作為一項新興產業,MiR公司的自主機器人銷售也是從2015年開始的,只有短短的5年歷史,可以說也是充滿困難和挑戰。首先最大的挑戰就是要去教育市場,讓人們認識到自主移動機器人AMR它是什么,能夠給用戶帶來哪些機遇,當然這個問題在世界各地都是一樣的。第二項挑戰就是如何構建一個完善的生態系統,因為MiR公司并不直接向下游的機器人用戶去銷售產品,都是通過系統集成商還有一些經銷商來進行產品的銷售。所以對于MiR中國團隊來說,去尋找有能力和眼光的合作伙伴,是一項非常繁重的任務。
第三項挑戰就是MiR在中國市場上所面對的一些特定的挑戰,那就是關于勞動力成本。
因為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所以對于中國客戶來說,用自主移動機器人所能夠形成的勞動力成本方面的節約并不大,他們會更多的考慮通過使用自主移動機器人,是否能夠帶來效率的改進,是否能夠幫助他們實現更好的庫存管理,還有通過使用機器人是否能夠實現更好的安全性,減少事故。
當然了,中國是自主移動機器人的一個非常大的市場,無論是項目的復雜性,技術要求還是對未來的雄心壯志,中國客戶的確都要比歐美企業強得多,也就是說中國企業的項目一般都會要求做到更先進更高端,經常都是按智能制造工業4.0這樣的高端要求來進行的。所以往往會涉及到軟件的深度集成,以工廠整體解決方案的高端方式來體現。 這對于一貫注重平臺建設和整體解決方案的MiR來說,在未來意味著更多的機遇。
當下不僅僅是工業需要智能化和無人化,各行各業的自動化解決方案都在不斷普及,移動機器人的市場需求也在穩步增長并變得多樣化,甚至已經開始走進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MiR自主移動機器人憑借MiRGo平臺靈活便捷的技術優勢,仍在不斷努力擴展自主移動機器人的應用領域,為用戶創造更多應用可能。袁億米在訪談中表示,MiR希望能有更多本地合作伙伴可以加入到MiRGo生態系統中,為用戶提供用途廣泛、經全面測試、開箱即用的解決方案!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