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困擾冷庫自動化的“魔咒”——庫內分揀難題,現如今被一款名為“小黃人”的分揀機器人徹底化解。
近日,智能分揀機器人全球首創者、柔性智能分揀解決方案供應商,中國浙江立鏢機器人有限公司旗下的小黃人系列分揀機器人,成功在普冷國際GFS的冷鏈物流中心通過應用測試,解決了冷庫惡劣環境下自動化分揀作業過去久攻不克的難題。
幾年前就大紅大紫的“小黃人”,繼續在吸睛吸粉之路上領先同行。
立鏢機器人美國項目
行業趨勢、政策鼓行,適時而來“冰爽”消息
冷庫一直是冷鏈物流行業中最為重要的節點。近幾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消費升級的加速,市場對冷庫的需求劇漲,需求方主要集中在食品、餐飲、電商、零售、醫藥等行業的企業。中國冷庫容量也隨之呈逐年增長之勢,據中物聯冷鏈委數據,2019年,全國冷庫容量約為6053萬噸,且未來冷庫市場將進一步擴大。
同時,國家層面對冷鏈產業也越發重視,密集出臺政策支持。2017年,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發展冷鏈物流 保障食品安全 促進消費升級的意見》,2019年,國務院發布《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意見》,國家發改委等24部門發布《關于推動物流高質量發展 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意見》, 2020年,《冷藏、冷凍食品物流包裝、標志、運輸和儲存》、《關于加強冷藏冷凍食品質量安全管理的公告》等文件也相繼發布。
然而,冷庫市場持續擴張和政策重視的另一面,則是冷庫分揀自動化遭遇技術瓶頸而長期停滯不前。現在大多數冷庫都還不能很好地滿足小散訂單的旺盛需求和實現拆零揀選的自動化。這已成為行業之痛,掣肘著行業的發展和消費的升級。
或許,正是這種百般不得其解的行業現狀和情緒,讓業界對“小黃人”的消息有一種久旱盼甘霖之感。
冷庫分揀自動化的技術瓶頸,終于被攻破,魔咒,被解除。
這也許是炎炎酷暑之中,冷庫行業最為冰爽的一條消息。
水霧繚繞的冷庫
冷庫自動化的“最后一小步”:打通拆零揀選
冷庫自動化為什么要徹底打通拆零揀選環節?
理解這個問題,有助于明白小黃人分揀機器人通過冷庫應用測試的意義。
“效率、效益和安全、品質”,立鏢機器人創始人兼總經理夏慧玲,用這幾個關鍵詞,扼要地回答這個問題。
夏慧玲繼續分析道,“隨著冷鏈物流的發展,作為重要基礎設施的冷庫,自動化也在不斷升級。不過,拆零分揀環節的自動化則發展緩慢,幾乎沒有突破性的進展。這不僅制約了冷庫工作效率和效益的提升,也影響到冷凍物品的品質管控,并且使冷庫員工的健康安全問題,懸而未解,長期存在?!?/p>
“具體而言,可以分兩個方面來講。一是對人,二是對物。對人來說,長時間在冷庫的超低溫環境里工作,會對員工的身體造成傷害,所以企業會嚴格限制工作人員在冷庫內的連續工作時間,一般不超過半小時,這是為了員工身心健康,但確實又會降低冷庫的工作效率;此外,超低溫工作環境也使冷庫員工的流失率和事故率會更高。這些都是目前冷庫想要高效運轉而不得不面對的老大難問題?!?/p>
據了解,在這樣的行業背景下,冷鏈倉儲和物流企業通常會把凍品的分揀打包環節放在冷庫外進行,在常溫庫完成揀選后,再運到冷庫內冷凍。這是目前的因技術約束而客觀造成的行業現狀。
面對這一現狀,夏慧玲指出她所認為的癥結所在:“這種庫外分揀、庫內冷凍的作業方式,需要叉車叉進叉出,人員也會進進出出,冷庫大門開開閉閉。這會造成兩個大問題,一是常溫下人工作業會給冷凍品帶來溫度波動,二是進進出出會破壞冷庫嚴格的溫控條件,影響冷庫環境的穩定性。”
“這既耗費大量人工,又會破壞原有的冷凍效果、影響凍品的品質,也可能帶來額外的不確定因素,比如病菌等問題。這就涉及前面提到的第二個方面,對物來說,如果不能實現冷庫內封閉式自動化作業,很容易導致溫控等條件的不穩定,凍品的品質與安全就無法得到更徹底的保障,那消費升級就無從談起?!?/p>
顯然,對于對溫控要求較高的凍品如高端食材和醫藥產品來說,這一缺陷是致命的。
“所以,這恰說明在冷庫內分揀作業有著很廣泛的需求,這也正是智能分揀機器人等自動化設備進駐低溫場景的意義所在。”夏慧玲說道。
關鍵性技術的突破,帶來的效應總是立體而非單一的。夏慧玲面對采訪,也總結了她眼中的“技術效應”:
“冷庫分揀自動化技術的突破,一是可以提高存儲凍品的品質和安全性、可靠性,也給不同地區生鮮食品的流通帶來更多的可能性;二是通過實現分揀流程的自動化,減少對人工流程的依賴,可以解決很多冷庫面臨的合格工人短缺的問題,員工也可免于惡劣環境的傷害;三是冷庫的效率和效益都能實現提升,冷庫可以優化增值服務手段,從而提升冷庫的利潤空間;四是從宏觀層面來說,這項技術突破有利于促進行業發展和消費升級,將冷庫和冷鏈的發展潛力更多地激發出來?!?/p>
冷庫分揀機器人分揀桌面
不過,夏慧玲也坦言,盡管市場對冷庫分揀的需求龐大、技術突破的效應顯而易見,然而,冷庫分揀技術的研發與突破并非一帆風順、一蹴而就。
小黃人挑戰冰霜,攻破冷庫分揀兩大技術瓶頸
智能化、自動化機器人的運用已不是新鮮事的今天,冷庫自動化為何遲遲不能打通拆零揀選環節?小黃人又是通過何種方法突破了現有的技術瓶頸?
分揀機器人在低溫、超低溫冷落內的作業,一直是全球AGV都非常期待的技術突破。據市場調查發現,盡管目前AGV進冷庫已有一定的技術積累,但是由于目前流行的電池和導航技術,始終無法達到長期、連續、穩定、不間斷低溫作業的條件,使得智能分揀機器人在冷庫領域一直無法大規模推廣。
首先是電池問題。
AGV進冷庫,面臨最大挑戰的是電池,這與我們冬天開電動車感受頗為相似。立鏢機器人冷庫測試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業內常規在用的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鋰電池等大電流電池,在零下18℃以下的低溫環境里,耗能大,工作時間極短,啟動充電也困難,而使用超低溫的凝膠蓄電池和鈦酸鋰電池等,又會造成成本飆升,難以大規模推廣。
“當然,小黃人也面臨著這樣的難題。不過,我們研發的低溫電池控制技術,增強了電池的低溫適應性。根據目前的測試情況,小黃人可以在零下18℃的低溫冷庫內正常運行,理論上也能在零下30℃超低溫環境下正常作業,這得益于電池可以在冷庫內自動充放,無需加熱,加上小黃人機身輕盈,本身能耗就低。此外,立鏢智能分揀機器人系統在低溫下也表現出了良好的耐久性,保證了與在常溫下一樣的分揀效率?!绷㈢S冷庫測試負責人介紹道。
立鏢研發團隊成員在冷庫環境下測試
其次是導航問題。
由于冷庫內部的冰霧水汽等因素,會影響導航攝像頭的精確度,從而導致機器人自動導航容易出現偏差,傳統的二維碼和激光導航系統在冷庫環境下效果都很差。
機器人如果無法準確無誤的自動導航,那自動化、無人化或少人化就只能是紙上談兵。
據記者實地了解,面對這些問題,立鏢機器人采用了獨立開發的“魔毯”導航技術來解決——即在分揀作業區內鋪設一層采用特殊材料制作的機器人專用跑道。機器人只需在這種塑料塊類的專用跑道上運行,就能解決冷庫內冰霧水汽影響導航攝像頭的精確度問題,以及鋼板平臺在冷庫潮濕的環境下易結冰打滑的問題。此外,還可以實現在冷庫內熄燈條件下無障礙作業,幾乎不受周邊環境的影響,小黃人高精度、高速度的自動導航和分揀。
立鏢冷庫測試相關負責人還告訴記者,立鏢機器人提供的是柔性化智能分揀解決方案,根據不同的場景需求進行定制化部署,從地面到桌面再到空中,不同空間層次設置不同的分揀作業系統,空間布局非常柔性化,比如,可以實現多層平臺作業,有效節省空間,這在“寸土寸金”的冷庫場景,具有很強的適用性。
“彈性倉是趨勢”,夏慧玲一句話總結道。
冷庫內機械手抓取貨品
只有可規?;茝V,才可能“讓世界更高效”
“讓世界更高效”,這是立鏢機器人的愿景。
隨著兩大技術瓶頸的突破,智能分揀機器人將能夠大規模推廣到冷庫里。冷庫工作效率的提高和冷庫分揀成本的降低,變成觸手可及的事情。
這一突破,對于整個行業來說,是技術福音;對于立鏢機器人來說,則有利于形成可規?;瘮U張的先發優勢。
據記者了解,應用測試成功的消息一出,冷鏈行業的許多企業,就對立鏢機器人的智能分揀解決方案給予了極高的關注,紛紛期望或邀請立鏢盡快拿出冷庫一體化自動分揀的方案。
夏慧玲自信且自豪地告訴記者:“目前,立鏢的小黃人,應該是市場內最具經濟效益的、可規?;茝V的冷庫分揀機器人。既可以在冷庫內全程自動分揀,也可以跨溫區移動分揀。對高端冷鏈會非常具有吸引力,除了食品、生鮮行業,也非常適用于醫藥、血液、疫苗等。所以,這不僅事關經濟效益,也關系到人們的醫療健康與安全問題。”
2025-04-19 09:52
2025-04-19 09:51
2025-04-19 09:50
2025-04-19 09:50
2025-04-19 09:49
2025-04-19 09:47
2025-04-19 09:47
2025-04-19 09:46
2025-04-19 09:44
2025-04-19 0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