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在深圳經濟特區40周歲生日之際,優必選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周劍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系列人物訪談《進擊四十年》的專訪,分享了優必選在深圳的創業和成長故事。
優必選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集人工智能和人形機器人研發、制造和銷售為一體的全球性高科技創新企業。2018年,優必選科技完成C輪融資,成為全球估值最高的AI創企之一。
火熱的創業氛圍
主持人:《進擊四十年》,本期我們請到的是優必選科技創始人、董事長、CEO周劍。歡迎周劍!首先,請您簡單為我們介紹一下優必選科技。
周劍:優必選科技是2012年3月31日成立的,我們主要是在人工智能和人形機器人方面布局,包括機器人的伺服驅動器及運動控制算法,即關節、SLAM導航定位算法,還有視覺、語音等各方面的技術。換句話說,就是把AI,以智能機器人為載體來呈現給大家,同時我們希望智能機器人作為AI的載體,能夠進入千家萬戶,還包括在未來的很多垂直領域去做服務,替代人類做一些簡單重復的勞動。
《進擊四十年》專訪優必選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周劍(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記者 焦浩 攝)
主持人:您剛才提到了人形機器人,現在我們身后這個機器人是克魯澤吧?
周劍:對,克魯澤。
主持人:這是我們重要的一個機器人產品。那么,從全世界的機器人行業來說,除了人形機器人,還有什么別的分類嗎?
周劍:機器人分類其實挺多的,包括我們從運動底盤來講,可以分為輪式的、履帶式的、人形的、雙足的、四足的,甚至多足的機器人,但最主要是在不同的場景、不同的應用里切入。以人形機器人為例,未來我們希望人形機器人能成為家庭中的一個伴侶,除了狗狗貓貓,我們更希望未來人形的機器人能成為家庭的一個成員,所以這是我們優必選科技最早成立的一個初衷。
主持人:我們看資料您是上海人?
主持人:上海也是一個非常優秀、有魅力的城市,為什么會選擇到深圳來創業,創辦公司呢?
周劍:當時很多人都在問我為什么要到深圳,其實當時我們最看重的就是深圳的整個供應鏈優勢,包括制造業的基礎、高效的服務。因為我們知道,智能機器人最終還是以硬件方式來呈現的,這里面牽涉到非常多的包括外觀、設計、開模,以及整個機器人關節的制造等。從當時的角度來講,我在2010年左右來考察過之后,就覺得整個深圳這邊的效率是非常高的。比如我們當時有華強北,有很多做電子產品的一些集聚地。在開模、打樣時,深圳的效率就體現出來了。尤其對于創業公司來講,這個效率當時其實關乎到我們的資金,以及公司的速度和生死。這就是當時我們來深圳考察之后,決定在深圳創業的原因。
主持人:您還記得您那一次來深圳給您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嗎?
周劍:第一感覺就是覺得熱。
主持人:夏天來的?
周劍:夏末秋初吧。當時我覺得特別熱,然后當時我記得上海溫度已經開始下降了,但到了深圳特別熱。這個熱其實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也反映了這邊創業的火熱。我們到了很多地方,包括跟當時一些配套工廠里面的人聊過,包括供應鏈,我們就覺得特別好,感覺就是火熱的創業氛圍。
主持人:我看您身上有個優必選科技的8周年慶logo,2012年建立到現在,正好8年?
周劍:今年正好是8周年,我們成立公司的時間是3月31日。
周劍與優必選的悟空小機器人產品(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主持人:其實是一個特別年輕的企業。但是優必選科技為什么會取得這么多的成績?公司迅速地成為了一個全國甚至于全世界都關注的人工智能和人形機器人企業,還好幾次上過春節聯歡晚會。優必選科技做對了什么,能取得今天這樣的成績?
周劍:首先,我覺得主要的原因還是時代、歷史的機遇。從2012年、2013年開始,全球開始關注智能機器人,這一點跟我最早來深圳的時候感覺還不一樣。我們在2012年成立這個公司的時候,正好處于全球對AI的發展開始抱有期待的階段,還有整個資本市場逐漸提升對智能機器人的理解,包括期待未來智能機器人可以替代簡單重復的勞動。
第二點,優必選科技研發的智能機器人,無論是To C還是To B,我覺得是比較能夠讓人去理解或者期待,在這樣一個幻想未來的時代得到了用戶和資本市場的認可。
第三點,我們依托于深圳這個地方,的確發展得比較快。我們在這里招聘硬件、軟件的人才,以及配套供應鏈的優勢還是比較大的,所以能夠迅速地把我們自己想做的產品第一時間就呈現給市場。
第四點,我們比較關注人才。人形機器人是機器人皇冠上的明珠,也是整個機器人產業鏈上最難的事情,我們需要全球最頂尖的人才來做這件事。
第五點,我們的產品和服務立足全球,公司對整個全球市場進行思考和布局,包括在美國、歐洲、日本等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當然,還有我們公司的員工非常有激情,因為我們的要求是你得喜歡機器人行業,人生最大的樂趣無非就是把興趣和我們的事業結合在一起。我覺得以上幾個方面,都是優必選科技發展比較迅速的原因。
人形機器人的應用場景
主持人:優必選科技從一開始就選了自主研發的一條路,有一個很專業的名詞叫伺服舵機,不熟悉機器人的朋友有可能不太了解這是什么樣的技術,給我們解釋一下?
周劍:其實簡單來說就叫“servo”,我們翻譯過來叫伺服舵機,相當于智能機器人的一個關節。一個智能機器人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就是軀干。一個人沒有軀干就無法運動了,我們的智能機器人為了提供服務,首先需要動起來。無論是輪式、雙足,還是手臂的動,像我們的Cruzr(克魯澤)就有兩個手臂,它的手臂未來就要做很多的工作。這個軀干有很多關節,大致就像我們人類的關節,可以靈活地運動。
第二部分是我們的AI大腦。簡單理解就是我們所具備的視覺、聽力、語音的能力,這就是普通層面上的AI的部分。人類百分之七八十的信息每天都來自于眼睛看到的,其實智能機器人也是一個道理,這就是我們所說的AI大腦。
另外是小腦,也就是運動。你有了四肢的軀干,但如果沒有給你非常好的訓練,也不見得會打籃球、踢足球。智能機器人也需要更多的算法訓練。所以由軀干的關節加上我們所說的小腦的運動能力,再加上大腦的物體識別、目標識別、環境識別能力,所有能力綜合起來就是智能機器人。如果是雙足,就是人形機器人。
主持人:別的機器人企業沒有用過伺服舵機這種技術嗎?
周劍:有,日本、韓國、瑞士早就有,但是成本偏高,而且沒有真正實現商業化。所以我們切入的時間其實相對合適,當我們做出伺服舵機的時候,同時這個里面所有的PID控制算法,包括芯片、齒輪、電機,都是我們自主設計,在這個情況之下,加上深圳供應鏈的優勢,我們可以通過量產的方式把成本大幅度降低。
優必選科技聯合杭州市余杭區落地的人工智能教育項目(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主持人:剛才特別提到了人工智能技術和人形機器人的結合,在優必選科技的機器上得到了很充分的體現,能給我們舉個例子嗎?
周劍:舉個例子,我們的Walker機器人去拿一瓶可樂,在去冰箱拿可樂的過程中,它需要用到導航技術到達冰箱所在的位置,然后要識別這是個冰箱,識別這個冰箱里面有物體,打開這個門然后把可樂拿出來,拿完了之后還要識別到主人在哪,然后根據你的位置走過來,再遞給你。這一系列行動對一個人來講很簡單,但對智能機器人來說,整個過程牽涉到包括路徑規劃、導航,包括手眼協調,以及力度傳感等技術。如果機器人拿可樂的力量太大,可能會把可樂瓶捏爆。這一系列操作,需要把AI和人形機器人結合起來才能實現,難度非常大。
主持人:我很好奇,冰箱里如果有可樂,有雪碧,機器人能識別出來嗎?
周劍:能識別,它可能早期的識別是通過比較顏色,比如可樂瓶是紅色的或者雪碧瓶是綠色。現在還涉及物體識別,能夠使得它分辨出這是不同的東西。所以我們的悟空機器人可以識別這是蘋果,這是香蕉,這是梨子,都可以通過視覺算法去實現。
主持人:其實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很多人已經在不同場合看到不同的機器人。商場的迎賓機器人,餐廳里面的傳菜機器人,包括酒店機器人還能送拖鞋等。優必選科技的產品也很多,您大概給我們說一說都有哪些產品?To B、To C是怎么去規劃和布局的?
周劍:我們首先有三大版塊。第一大版塊就是“兩個頭”,一是青少年的人工智能教育。尤其新基建來臨,中國包括全球未來的新基建,在人工智能、5G等領域所需的人才,總體來講還是很匱乏的。我們未來需要在青少年教育中不斷去告訴他們什么叫AI,可以通過AI完成哪些簡單的工作,同時能告訴小朋友AI背后的原理以及倫理。再往上我們就希望大學生能夠結合自己的專業,能夠用AI賦能自己的專業,未來隨著畢業后,可以用AI去賦能各個產業。
主持人:這些功能人形機器人都能完成?
周劍:人形機器人是一個非常好的教育的載體。在另外一端就是老年人養老服務。我們計劃在未來推出康養系統解決方案,用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產品和服務,為老年人提供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讓老年人能夠得到陪伴,例如隨時打一個電話或者說一句話,就有專門的機器人把東西送到他們面前。
主持人:說了教育,說了養老,還有什么?
周劍:第二版塊就是巡邏、巡檢,可以用在公安,電力等領域。電力巡檢我們可以用在IDC機房,就是替代人類去做一些類似不斷去看一些數字,看一些表,然后很簡單的重復勞動,無論在外面還是在室內都可以替代。
第三版塊就是To C的布局,這是我們公司最初衷的想法,就是我希望智能機器人能進入千家萬戶。目前我們有悟空,還有一些教育的機器人,在弱AI階段盡可能提供一些機器人屬性的產品給小朋友,讓小朋友去理解它,使用它,然后進入家庭去幫助陪伴他們。比如我們可以把悟空作為養老陪伴,老人如果在家無聊,可以通過悟空機器人跟家人對話。
優必選AIMBOT(智巡士)機器人在深圳三院發熱門診消毒殺菌(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務實、創新的深圳
主持人:您是一個創業公司的領軍者,您如何看待資本、技術、人才、配套服務方面的作用呢?深圳給了優必選科技一個什么樣的機遇?
周劍:資本、人才,包括配套,缺一不可。深圳提供了很好的創業氛圍和環境,包括高質量的供應鏈,同時,我覺得深圳市政府是一個非常務實、高效、透明的政府。
主持人:有例子嗎?
周劍:太多例子了。包括我們所在的南山區,當時我們從龍崗搬到這里來,進駐南山智園對企業的納稅額有一定標準要求,初創公司達不到這個要求,不符合園區入駐的標準。園區負責人沒有直接拒絕,他們先了解我們在做什么,一了解我們是在做創新的人形機器人、AI,街道就報到南山區政府部門,回復說沒問題,歡迎創新企業,雖然沒有達到標準,但可以進來。如果要一個個去對應這些條條框框,我們可能永遠不會在這里辦公。當時我覺得這邊的街道包括政府非常務實,他們看重的是企業的未來,他們真正理解產業。
主持人:我們也看到深圳聚集了包括優必選科技在內的各種各樣的創新創業企業。從您剛才講的這些,我們感覺這不是偶然的,它是一個集聚效應,讓深圳成為一個創新的中心和基地。有人非常期待深圳成為中國的創新高地,甚至于成為中國的硅谷,你覺得有這樣的機會嗎?
周劍:我覺得深圳完全具備這樣的條件,第一,美國有灣區,我們有粵港澳大灣區,首先地理位置我覺得特別好。第二,深圳是個年輕的城市,我第一次來深圳時,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深圳有太多年輕人。再加上深圳這么多年積累的鼓勵創新的氛圍,還有產業集聚效應,創造出了強大的硬件供應鏈。無論你未來做半導體,還是做電子消費品,在深圳可以脫穎而出的機會絕對是最大的。
主持人:優必選科技的未來會怎么樣?
周劍:我相信未來優必選科技可能成為全球最頂尖的,擁有核心技術的一家人工智能與人形機器人企業,能夠成為全球每個家庭都需要的一個機器人的一個提供者,能夠實現“讓智能機器人走進千家萬戶,讓人類的生活方式變得更加便捷化、智能化、人性化”的使命。
主持人:那還會繼續扎根深圳,放眼全球嗎?
周劍:當然,我們出生在深圳,成長在深圳,一路走到今天。其實我一直跟我們公司的同事強調,如果沒有深圳,就沒有發展那么快的優必選科技,這是我自己這些年的感受。
主持人:所以從優必選科技身上也能夠體現深圳精神,比如“殺出一條血路來”,敢闖敢干的“闖”字精神,8年把一個初創公司發展成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與人形機器人企業,就很好地體現了這幾句話的內涵。
周劍:我們也算是在深圳一步一步自己闖出來的,原來市場上是沒有這條路的。我最初想,就做一個變形金剛機器人,把這個做出來,小朋友可以拿去買著玩,編程學習一下,我覺得已經很開心了。進入這個行業以后,就想一定要做人形機器人,未來可以服務人類。真的沒想到,我們帶著這樣的信念堅持了這么多年,時間過得很快,對我們來講,這8年的發展也是很快的。
優必選6臺大型仿人服務機器人Walker亮相2019春節聯歡晚會(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產業的集聚效應
主持人:如果用一個字或者一個詞來形容深圳,您會選擇什么?
周劍:務實、創新。
主持人:怎么講?簡單解釋一下。
周劍:因為這里的人,我身邊的,他們都是很務實的一群人,很低調的一群人,就踏踏實實做事,做到極致,然后形成他自己的核心門檻、核心優勢。
主持人:埋頭干事那種墾荒牛的感覺很強烈?
周劍:可能是來的人就是這么干的。因為從一個什么都沒有的地方,你光說沒用,只能靠做,所以我覺得深圳務實的精神特別足。創新呢,我們講深圳從無到有可以做出一個東西來,我覺得很多企業就代表了一種創新,而且我覺得可能還是深圳的氛圍和年輕人多的原因,他們敢于去突破,敢于去想。
主持人:40年前深圳剛剛建經濟特區,和內地相比有很多優惠的政策,各種各樣的條件都還是很突出的,但是現在中國已經進入了一個普遍開放、普遍優惠的階段。您覺得現在深圳最大的優勢和吸引力是什么?
周劍:我覺得現在深圳的最大優勢就是已經形成集聚,這是量變到質變的一個過程。無論是現在從其他城市來的企業,還是在這里創業的人,不需要再走以前走過的路,這個路是已經給你鋪好的,很多其他城市不一定具備這么強大的制造和供應鏈基礎。再加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利好,我相信未來深圳會出現更多的世界500強企業。
還有一點,深圳政府對產業的認知很清楚。政府對產業戰略方向判斷發生錯誤的話,可能未來會對這個城市的發展會有很大的不確定因素。一旦判斷清楚產業方向,比如5G、AI、機器人,有些產業抓住了、判斷清楚了,哪怕前期發展比較慢一點,也會產生從量變到質變的結果。
主持人:這其實非常考驗政府的智慧和眼光!
周劍:對,我覺得深圳政府有這個優勢,經過這么多年的累積,他能看清楚哪些產業是需要的,哪些產業可能不是未來長期規劃的。深圳對產業未來發展的方向看得很明確。
主持人:好,最后請您送一句祝福給深圳特區40周歲生日。
周劍:非常感恩深圳,我希望深圳能夠越來越好,真正能夠成為全世界最頂尖的創業的勝地。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
2025-04-07 12:08
2025-04-07 12:07
2025-04-07 12:06
2025-04-07 09:52
2025-04-07 0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