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鉸接擺動式。鉸接擺動式浮動結構是應用較多的一種減震結構,如圖6所示,驅動輪與安裝座固定并與車體形成鉸接,則驅動單元與車體間可繞鉸接點1旋轉擺動,實現上下方向的浮動。通過在驅動單元與車體間設置彈簧減震裝置,利用彈簧力來決定驅動單元的擺動幅度。
圖6 鉸接擺動式詳細結構圖
圖7 鉸接擺動式結構的受力圖
該類結構的驅動輪支承力與彈簧反力間存在力臂的關系(如圖7所示),在需要獲得一定的驅動輪支承力下,實際彈簧所需的彈力比驅動輪支承力更小。然而,浮動量剛好相反,在驅動單元需要獲得一定的浮動量時,彈簧的壓縮量需要比驅動單元浮動量的更大。
基于上述特性,鉸接擺動式浮動結構比較適用于大載荷、空間充足的AGV輪系布局上。力臂有效減小彈簧所需的剛度,但對擺動空間具有一定的要求。
圖8 鉸接擺動式結構的雙向差異性
當AGV在坡道中行走時,其坡道方向如圖8的上圖所示,其驅動輪支承力與擺動鉸接點間力臂長度相比另一方向(圖8的下圖)的要短。在彈簧的壓縮量一定時,即彈簧反力一定下,圖8上圖的驅動輪支承力更大,在AGV負載較大時,應當注意驗算驅動輪載荷是否處于額定范圍內。
(2)垂直導柱式。垂直導柱式浮動結構是通過驅動輪與安裝座固定,安裝座中設置有導套與導桿形成移動副,導桿上設置有壓力彈簧的一種減震結構。驅動單元通過導柱導套副實現上下浮動,壓力彈簧在垂直方向上給驅動單元提供豎直的反力。
圖9 垂直導柱式詳細結構圖
該結構應當合理布置導柱與驅動輪間的位置關系,如圖10所示,為避免因力分配不均勻的原因導致導柱與導套間產生力矩,應將兩導柱相對驅動輪觸地點居中布置。若導柱沒有居中放置,兩邊的彈簧反力并不相等,造成反力較大一端壓縮量較多,反力較小一端壓縮量較小,此時,導柱與導套間必然會產生力矩使移動副發生卡滯。
為進一步防止導柱與導套間發生卡滯,如圖11所示,兩導柱的中心連接線應處于驅動輪寬中心。如圖12所示,當兩導柱的中心連接線偏離驅動輪寬中心時,驅動輪的支承力與彈簧反力間存在力矩的力臂,在導套與導柱的配合面上必定產生對頂力,使移動副發生卡滯。
圖10 垂直導柱式結構的受力圖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