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速汽車智能化
打造產業新引擎
”
8月22日,由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智能汽車與智慧城市協同發展聯盟共同主辦的“第三屆全球智能汽車前沿峰會”(簡稱“GIV2020”)在廣州白云國際會議中心盛大啟幕。
GIV2020以“提速汽車智能化 打造產業新引擎”為主題,聚集全球汽車產業最具影響力的科學家、高校學者、產業鏈上下游知名企業負責人。
高新興是國內車聯網行業的先行者,近年來大力投入車聯網的研發與創新,擁有全棧式車聯網產品與解決方案,成為國內唯一打通車廠、智能交通、5G通信、電子車牌和人工智能的車聯網企業,在廣州、武漢、珠海等城市落地應用案例。
基于在車聯網的深厚積淀,高新興受邀參與GIV峰會,重點分享車聯網賦能自動駕駛應用與商業模式,同時,與華為、廣汽、東風、博世等業內龍頭企業圍繞車路協同等主題共同研討,以期達成行業共識,推動智能產業鏈提速提質,推動形成有競爭力的智能汽車產業鏈。
圖/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在高層論壇中發表致辭
以下為陳清泰理事長演講實錄: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大家上午好!歡迎大家參加第三屆全球智能汽車前沿峰會。這次大會的主題是“提速汽車智能化,打造產業新引擎”。我們在這里一起討論智能汽車的相關話題,希望大家都能有所收獲。
我國2010年在全球率先啟動了儲能電池純電動汽車的產業化,當時主要國家和企業對此還是半信半疑。但是之后幾年的實踐和發展證明,儲能電池的電動汽車技術路線是可行的,并得到了主要國家的政府和企業的認可。
2016年是標志性一年,在這一年主要國家和國際標志性汽車公司由觀望紛紛向汽車的電動化轉型,甚至一些國家紛紛宣布禁售傳統燃油車的時間表。決心之大、力度之大都超出了很多人的預期,從此引發了汽車產業一百多年來最為深刻的一場變革。
下面,我想就智能網聯汽車的主題講三點想法和大家一起討論。
第一,汽車革命的下一步是智能化和網聯化。
汽車革命并不是在孤立進行。與其并行的就是能源革命、信息革命、交通革命和智慧城市。顛覆了燃油車的電動汽車將與綠色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對接,從而造福社會,再次改變世界。今天,政府和企業所關注的電池、續航里程、充電樁等只是整個過程的序幕。電動汽車的技術進步必須雙線作戰:一條戰線就是電池、電機、電控和充電基礎設施,必須打好這個基礎,保證電動汽車良好的行駛功能;另一條戰線,也是未來競爭的焦點,那就是網聯化、智能化,最終實現無人駕駛。這是充分發揮汽車革命造福社會所必須的。只有兩條戰線并進,才能站穩腳跟。
從發展的階段看,電動化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進展,接下來應該把網聯化、智能化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2019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出臺《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提出要“加強智能網聯汽車(智能汽車、自動駕駛、車路協同)的研發,構造完整的產業鏈”。在今年的2月,國務院十一部委聯合發布了《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提出要“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趨勢,抓住產業智能化發展戰略的機遇,加快推進智能汽車的創新發展”。
在未來,智能網聯的電動汽車是能源革命、信息革命、交通革命和智慧城市建設的一個引領性的核心產品。它有極強的能力廣泛吸納新能源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大數據,以及新技術、新材料、電子電力、先進制造等方面的新發展、新勢能,成為眾多產業融合創新的大平臺。
第二,智能汽車的發展需要加強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的創新和研發。
從汽車產業發展的歷史來看,每一次汽車技術的進步和產品的重要突破,都是整車和零部件企業密切配合的結果。一般而言,整車企業在技術集成上功不可沒,但是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卻大都出自零部件公司,如汽油噴射、增壓器、防抱死剎車、安全氣囊、子午線輪胎等等。
在此之前,中國汽車產業對零部件的關注度和投入度都很不足,使我國汽車行業飽嘗核心零部件空心化的苦果。這個現象在今年新冠疫情爆發和國際形勢變化時,暴露得更加明顯。中國汽車的產銷量已經穩居全球之首,但是在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方面,仍存在諸多弱點和痛點。
今天,從汽車的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到最終的無人駕駛,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也擴展了零部件鏈條,使汽車零部件的概念和范疇發生了變化。從新能源汽車的電池、電機、電控到自動駕駛所涉及的芯片、傳感器、控制器、執行器等硬件,到高精地圖、網聯通信、云控平臺、AI算法等軟件,都成了產業鏈的重要組成部分。
目前,智能化零部件的技術壁壘尚未形成,技術路線還有多種選擇,存在著巨大的創新空間,給新的進入者提供了眾多的機會,也為中國的零部件企業特別是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帶來了歷史性機遇。智能汽車強國的底層是智能化零部件的強國。可喜的是,新型產業鏈涉及的信息化、網聯化、人工智能等領域都是近年來我國發展狀況較好的領域。相關產業和企業應該抓住這次機遇,打牢我國新型零部件的基礎,用高質量智能化零部件和軟件,支撐智能化汽車產業的發展。
第三,跨界融合、協同創新是成敗的關鍵。
汽車的“屬性”和“定義”已經改變,智能汽車的產業鏈已經遠遠超出了傳統燃油車產業鏈所覆蓋的范圍。汽車已經由一個典型的機械產品,擴展為電器電子產品;由一個移動機械,擴展為“超級移動智能終端”和由軟件定義的互聯網產品、電子信息高科技產品。信息化、網聯化、智能化、大數據、系統軟件等高新技術已經成為競爭的焦點。“隔行如隔山”,面對如此大跨度的高新技術群,車企很難把它獨家拿下。跨界融合、協同創新是成敗的關鍵。
就全國來說,我國在通信技術、5G、互聯網、北斗衛星定位、網絡規模、大數據等領域具有技術優勢和產業基礎。我們還有實力強大的電力電網公司、電子信息公司、互聯網公司、通信運營公司等。特別重要的是,在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領域,有為數眾多的高科技中小企業,他們在智能網聯領域都有很強的實力。但是汽車行業和企業對此卻相對陌生。跨界協同創新的潛力是巨大的。汽車企業最重要的是整體技術集成,很多技術要素可通過多種形式的聯合創新而獲得。
汽車企業應該把合作的手伸出去,互聯網、IT、AI企業要把手插進來。雙方攜手重構汽車產業鏈,共同構建智能汽車的產業生態。
我希望本次討論能為智能汽車的整車、零部件、解決方案商、跨界科技力量、企業和行業專家提供一個大平臺。大家通過研討增強共識,共同推動智能汽車發展提速提質,打造汽車產業發展的新引擎。
謝謝大家!
(注:本文根據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嘉賓審閱)
(上滑查看演講實錄全文)
01
02
03
2025-04-11 12:24
2025-04-11 12:23
2025-04-11 12:22
2025-04-11 12:21
2025-04-11 12:20
2025-04-11 12:20
2025-04-11 12:19
2025-04-11 12:18
2025-04-10 05:16
2025-04-10 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