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網訊 8月13日,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機器人與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論壇在青島國際會議中心開幕。本次論壇由中國電子學會和青島市人民政府共同承辦,旨在結合當地機器人、人工智能發展實際,聚焦戰略性前沿專業領域和地方重點產業,搭建國際化、專業化、產業化的合作交流平臺,構建機器人及人工智能領域的創新生態體系,并進一步提升青島的科技推動力、創新凝聚力和產業帶動力,助力山東經濟高質量發展。
中國科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呂昭平致辭時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科技創新,把新一代人工智能作為推動科技跨越發展、產業優化升級、生產力整體躍升的驅動力量,推動智能產業迎來整體性、格局性、前瞻性的深刻變化。中國科協作為重要力量,主動對標國家戰略需求,積極搶抓新機遇,聯合有關部委和地方政府舉辦世界機器人大會、世界智能大會、世界智能制造大會、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等一系列智能領域的國際化會議,推動機器人和人工智能領域的國際合作,打造“科創中國”品牌,聚焦區域產業特色,開拓智能產業發展的新格局。開展重大科學問題和技術難題的征集發布和智庫建言,探索引領產業變革的顛覆技術,為機器人和人工智能領域發展開拓新價值,創造新機制。“希望本次論壇成為機器人和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進程中一次引領性、創造性的前沿探索,更成為以智能產業改造舊動能、培育新動能的生動例證。”他說。
中國電子學會理事長張峰表示,近年來,中國電子學會聚焦前沿技術與產業趨勢,主動謀劃、統籌布局、密集發力,在機器人、人工智能等領域努力耕耘,依托世界機器人大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等平臺優勢,精準服務新舊動能轉換的科技需求,為推動科技賦能產業、破解科技與經濟融合難題而積極探索,推動了智能產業和產品向價值鏈中高端躍升,有效地提升了我國智能產業的國際影響力。山東是工業大省、制造業大省,擁有雄厚的產業基礎、完善的工業體系,為機器人、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融合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本次論壇的舉辦,也將成為科技與經濟融合發展的創新探索、生動實踐,將進一步推動智能產業優勢資源聚集,加速促進智能產業跨地域、跨領域、跨行業融合發展,為青島市乃至山東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創造新引擎、開辟新空間。
張峰對山東省智能科技產業創新和發展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是深化科技經濟融合,共建產業創新生態。立足當地、放眼國際,以本次論壇為契機,以機器人、人工智能等創新領域為抓手,組建攻破產業難點、技術痛點的“先鋒隊”,培育產業發展的“主力軍”,開拓創新路徑“新實踐”,有力支撐智能產業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助力山東省機器人、人工智能產業創出特色、創出品牌。
二是優化平臺布局體系,共促產業成果落地。圍繞核心技術、平臺建設和示范應用等方面,以市場需求為牽引,優化智能產業布局,打造面向全省的核心技術攻關、前沿創新平臺、應用示范標桿,構建智能產業“一流創新生態體系”,鼓勵最新成果率先在青島“試水”,讓“高大上”的科技成果更加“接地氣”,支撐新一代智能產業行穩致遠。
三是培育壯大智能經濟,共推產業提質增效。加快智能產業在制造、交通、醫療健康、民生服務等領域的應用,以更大規模、更廣領域、更多元化的應用場景,打破技術鏈、產業鏈、應用鏈之間的壁壘,建設好、運用好、發展好前沿技術,讓智能經濟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源動力”,將創新勢能真正轉化為經濟動能,推動傳統產業提質增效。
青島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夏正啟表示,青島市發起十五項重點工作的十五項改革、十五個攻勢,大力發展高端制造業+人工智能攻勢,并與人工智能領域的全國十五家頭部企業成立了人工智能產業共同體,共同打造人工智能的“國際客廳”,建設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搶抓人工智能產業和工業互聯網發展的制高點。這次論壇上多位業內專家圍繞后疫情時代的新機遇、未來應用的新探索展開討論,必將對學術研究和產業發展起到重大的推動作用。
致公黨中央常委、中國科協常委、中國電子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徐曉蘭在本次論壇做了題為“工業互聯網 新基建新引擎”的主旨報告。徐曉蘭指出,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的主戰場在工業互聯網,工業互聯網又為機器人和人工智能提供了廣闊的實踐場景。第四次工業革命為我國提供了難得的歷史發展機遇,這個發展機遇是有窗口期的,抓住了就是機遇,失去了就是挑戰。所以第四次工業革命也是工業互聯網的主戰場,同時工業互聯網也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基石。工業互聯網既是一個新型業態,也是一個連接的樞紐,是一個關鍵的依托,更是基礎設施,實際是把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全面連接。她說,我國的高端制造業和低端制造業都面臨巨大挑戰。這次疫情發生以后,每個國家都希望把高端制造業發展起來,做到產業鏈自主可控;周邊低成本的國家又在低端制造業或者中低端制造業上對我國形成了強大競爭力。在此情況下,必須通過發展工業互聯網來提升我國對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自主可控,以此作為一個重要的抓手和支撐,同時帶動制造業核心的競爭力。
為助推青島市和嶗山區打造機器人與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新高地,中國電子學會副秘書長王天虹、青島市科協副主席王崇江、嶗山區人民政府副區長黃應勝分別代表三方在會上簽署了合作備忘錄,三方將圍繞機器人與人工智能產業與技術發展開展系列合作。隨后,三方簽約代表共同為“中國電子學會——嶗山區創新服務中心”揭牌。
在論壇的云分享會階段,德國漢堡科學院院士張建偉,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副教授、IEEE RAS 青年科學家獎獲得者Jens Kober ,馬來西亞工業機器人協會主席Tan Chee Fai ,澳門科技大學教授、澳門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學會理事長韓子天等嘉賓通過視頻演講分享了機器人及人工智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經驗。
在論壇主題演講環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器人研究所名譽所長、中國電子學會嵌入式系統與機器人分會主任委員王田苗,曠視科技副總裁王銀學,海爾集團首席技術官劉建國,康力優藍副總經理趙博韜,青島市人工智能產業協會副會長、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孫松林分別做了主題演講。論壇同日還舉辦了分論壇中日韓機器人高端人才培養與技術創新大會。聯合網記者 張永莉 通訊員 蘇芳晨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
2025-04-07 12:08
2025-04-07 12:07
2025-04-07 12:06
2025-04-07 09:52
2025-04-07 09:49
2025-04-07 09:43
2025-04-03 09:11
2025-04-03 0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