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寧波日報》刊發《無人駕駛 曙光已現》文章,聚焦寧波杭州灣新區依托5G,實現無人駕駛的汽車產業發展路徑。
當你路過寧波杭州灣吉利汽車研究總院時,也許會看到這樣一幅畫面:一輛輛無人駕駛的吉利汽車頭頂著旋轉的雷達,在濱海四路、濱海六路以及興慈八路這一區域行駛。分布兩側的多個攝像頭及其他雷達就像汽車的眼睛與耳朵,不停地傳輸各類信號以及視頻畫面,并借助高速的分析,實時掌握著路面的情況……
去年的世界智能網聯大會上,正式領到首批長三角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牌照的吉利汽車進一步加快了進軍無人駕駛的步伐。“可以說,近一年來我們一刻未停,鉚著勁,不斷加大研發力度,讓無人駕駛離現實又進了一大步。”吉利汽車研究院5G車路協同專家黃東明告訴記者,截至目前,吉利汽車已實現十余種無人駕駛的場景應用。
比如,當前方發生事故時,行駛在附近的無人汽車將第一時間收到信號,及時避讓;待行人經過人行道時,腳下的燈光隨即亮起,并發送信號告知附近無人駕駛的汽車,及時避讓;當無人駕駛的汽車需要尋找車位時,地下停車庫空余的車位信息將準確地傳送至車內……這一切每天會在吉利汽車研究總院附近準時“上演”。
“能夠實現車路協同,除了你能看到的傳感器、雷達以及攝像頭等設備外,車子的后備廂內還另有乾坤。”黃東明說,在無人駕駛的測試車內,GPS解算器以及工控機相當于車子的“大腦”,感知層獲取的數據傳送至“大腦”后,便會通過高速的運算對汽車發出及時指令,是直行還是轉彎。
2025-04-21 12:16
2025-04-21 12:16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3
2025-04-21 12:13
2025-04-21 12:12
2025-04-21 12:11
2025-04-21 12:10
2025-04-21 12:09
2025-04-21 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