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實現無人駕駛,車得會自己“看路”,傳感器就是汽車的“眼睛”。落戶在嘉定的禾賽科技專注于研發和制造用于機器人和無人汽車的激光雷達,是全球領先的3D傳感器制造商。從一家初創型企業發展到新基建產業鏈上的重要一份子,禾賽科技和立志于打造世界級汽車產業中心的嘉定從一開始,就產生了高度默契。人才政策、基礎配套、產業集聚......嘉定為禾賽的成長提供了沃土,而如今,禾賽科技也利用自己的技術優勢,為“汽車嘉定”注入新的活力。
有“慧眼”,更要做“降維”
2013年,禾賽科技在美國硅谷成立,2014年落戶嘉定。剛開始,禾賽進軍的是無人機市場,公司首批搭載激光檢測儀的無人機投入市場后,帶來了數千萬元的銷售收入。之后,一次偶然的機會,公司初創團隊接觸到無人駕駛汽車,瞬間被無人駕駛技術廣闊的市場前景所吸引。
“我們認為無人駕駛是趨勢和方向,而且從技術上來說,我們的技術都是相通的,就是激光雷達測距的原理,和創始人的專業背景高度契合。”禾賽科技運營副總裁楊彩蓮告訴記者,公司剛到嘉定時,對嘉定的汽車產業了解不深,直到轉向無人駕駛領域,才發現嘉定原來是“寶藏”之地:不僅科研院所集聚,還擁有全國最完整的汽車產業鏈。
既然看準了方向,就要堅持走下去。楊彩蓮說,公司首先做的是“減法”,放棄了之前的所有業務,全面進軍激光雷達高端市場,主攻行業痛點。“通常中國公司進入高端制造業,都是從低端產品開始做‘國產替代’,在這個過程中積累技術、資金和市場,再慢慢向上滲透。”CEO李一帆介紹,禾賽的做法是:在占領了頭部玩家市場后,再采用“降維”的方式,去贏得中低端市場。
事實也證明了禾賽的判斷是正確的。在性能和穩定性要求最高的市場建立了全球口碑后,禾賽的中低端產品勢如破竹。2018年,禾賽科技研發的多傳感器融合套件Pandora獲得世界三大設計獎之一的德國紅點獎;2019年獲得上海市專利試點企業及科技小巨人企業稱號......眾多獎項和榮譽證明了企業的潛力。在李一帆看來,一上來就挑戰最難選項,是“當年看起來最‘不可能’的一個決策”,但當攔路虎都被化為墊腳石后,挑戰“不可能”就是成功的捷徑。
2025-04-03 14:36
2025-04-03 14:34
2025-04-03 09:13
2025-04-03 09:10
2025-04-03 09:09
2025-04-03 09:04
2025-04-03 09:03
2025-04-03 09:03
2025-04-03 0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