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R vs AGV:技術領先,部署柔性
有別于傳統AGV(自動導引車)依賴地面二維碼、磁條等預設裝置,AMR靠SLAM(同步定位與地圖構建)系統定位導航。如果把AGV比作物流倉內的有軌交通,AMR可視為“類自動駕駛”機器人,具備更優的靈活性與適應性——AMR部署周期短(約一周);部署完成后,AMR不僅可與倉儲環境交互,一旦倉內布局有變,AMR還能迅速重構地圖,節省重新部署環節的時間與成本。
AGV則部署周期長,運行路線固化,投入回報周期長(一般在4~7年),無法機動滿足倉儲波峰波谷變動頻繁等柔性需求。
與AGV的弱點相比,隨著落地項目數據積累以及算法的不斷優化、打磨,AMR解決方案的降本增效卻愈發突出。
以靈動科技V-AMR(視覺自主移動機器人)為例。靈動借助雷達、攝像頭等多傳感器融合的解決方案,不僅極大降低了激光雷達過高成本,還以其自主開發的機器人邊緣計算操作系統和云端多智能體集群調度系統確立了核心優勢和技術壁壘:前者通過多傳感器融合、基于深度學習的計算機視覺、強化學習、VSLAM等技術賦予機器人本體環境感知、地圖構建、自主避障、自主規劃路徑的能力;后者則以具備任務管理、實時監控等功能的智能調度系統確保同一環境下的多個AMR協同工作,并實現人、機、系統的有效協調,幫客戶實現人效提升2倍以上、揀貨成本下降超過30%。
2025-03-20 13:16
2025-03-20 13:15
2025-03-20 13:14
2025-03-20 13:13
2025-03-20 13:12
2025-03-20 13:12
2025-03-20 13:11
2025-03-20 13:10
2025-03-20 13:10
2025-03-20 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