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下午,濟南市委市政府新聞發布會召開。記者了解到,我市高度重視今年的防汛工作。目前,我市市級防汛物資倉庫共儲備沖鋒舟、應急照明車、編織袋等30多類常規防汛物資設備和無人機、多功能救生桿、遙控救援機器人、大功率排水車等新型監測救生設備。縣區、鎮辦、村居、工程管理單位及相關社會組織,根據需要充實調配了物資設備。
發布會上,濟南市水務局一級調研員王俊勝表示,濟南市高度重視今年的防汛工作。根據機構調整情況,調整充實了市防指成員單位,修訂完善了各成員單位防汛職責。落實了水庫、河道、城市低洼易澇區域等防汛重點部位的責任人員和職責。組織各區縣和相關單位全面做好防汛準備工作,在全市組織開展單位自查、行業檢查和市防指綜合督導檢查相結合的防汛大檢查,多次組織督導檢查組對各區縣防汛準備情況進行督導檢查,按照明確整改要求、明確責任單位、明確責任人、明確整改時限“四個明確”的要求,下達整改通知書,限期整改。
修訂應急預案,組織演練培訓。強化工程預案編制,修訂完善了水庫河道防御洪水方案、水庫汛期調度運用計劃,編制了城市超標洪水防御預案,組織在建工程施工單位編制了安全度汛方案。強化應急救援預案編制,根據不同險情災情,設定應急響應流程,明確通訊聯絡方式、信息報送程序、現場組織指揮等內容。為檢驗應急預案,強化應急處置實戰能力,市防指以防御超標準洪水情況下啟動紅色預警、一級應急響應為背景,以山洪預警及群眾轉移安置、積水嚴重低洼地區應急處置、大壩巡堤查險等9個科目為主要內容,在狼貓山水庫開展了全市防汛搶險應急演練;各區縣結合實際分別組織開展了防汛應急、山洪災害防御、群眾轉移等演練。
針對今年防汛工作重點,組織專家錄制了山洪災害防御、水庫安全度汛等6個方面內容的教學課件,依托智慧水務平臺在全市廣泛開展專業技術培訓,全面提升防汛技術人員專業水平和應對能力。各相關區縣對小水庫“三個責任人”全面進行了崗位培訓,使各責任人切實做到“明責、履職、盡責”,確保我市小型水庫汛期運行安全。
整合救援力量,備齊防汛物料。整合防汛搶險救援力量,建立搶險救援隊伍聯席會議制度,及時通報汛情災情。截至目前,武警濟南支隊等7支主力突擊力量、山東省獵隼無人機應急救援分隊等15支社會應急救援力量以及40余支區縣級應急搶險救援隊伍和24個社區應急救援力量已全部進入“戰時”狀態。本著“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時無備”的原則,更新充實部分防汛物資。目前,我市市級防汛物資倉庫共儲備沖鋒舟、應急照明車、編織袋等30多類常規防汛物資設備和無人機、多功能救生桿、遙控救援機器人、大功率排水車等新型監測救生設備。縣區、鎮辦、村居、工程管理單位及相關社會組織,根據需要充實調配了物資設備。
完善工程措施,加強設施維護。以“根治水患、防治干旱”為總目標,按照時間節點要求,全面完成了小清河防洪綜合治理、水庫除險加固、水毀工程修復等157項重點水利工程汛前階段性建設任務,全市防洪能力進一步提升。在城市防汛方面,完成了19處道路積水點治理、主城區27條河道清淤疏浚、207公里排水管網疏浚等工作,城區排洪排澇能力得到提升。
落實基層工作,嚴格風險防控。一是完善山洪災害防治預警預報系統,加強設備維護,保持預警預報系統處于良好運行狀態。二是組織開展群眾轉移演練,進一步熟悉方案,夯實防汛責任,提高基層防汛人員和群眾避險意識。三是實施小水庫小塘壩險情排查。在實施58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同時,對全市小型水庫和塘壩、河道進行安全隱患排查,確保農村防洪工程安全度汛。
提高信息化水平,堅持值班值守。利用智慧水務信息平臺,整合190余處城區視頻監控、60余處水利工程視頻監控、無線指揮調度、汛期橋涵、雨水情遙測、山洪災害監測預警等系統,強化實時信息調度能力,提高防汛指揮調度水平。市防指指揮中心、應急指揮中心24小時值班值守,及時處置防汛應急事件。(記者 張茜 攝影 于哲 )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
2025-04-07 12:08
2025-04-07 12:07
2025-04-07 12:06
2025-04-07 09:52
2025-04-07 09:49
2025-04-07 09:43
2025-04-03 09:11
2025-04-03 0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