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方表示,緩解講解人員的供不應求及巨大工作壓力,是他們使用花生機器人的重要原因。
一、專業講解員短期難以大量培養。據了解,一家科技館要培養出一個初級講解員,僅基礎講解能力的訓練,就要歷經半年到一年,而一個講解員要走向成熟,至少需要三五年的歷練。
二、講解員本身工作強度非常大。講解靠喊,假期上班像“打仗”。“做講解員最大的挑戰就是隨時都要回答觀眾提出的問題。”一位科技館的講解員表示。
而集智能化、高科技、靈活度為一體的商用服務機器人毋庸置疑成為首選,在展廳中實現迎賓接待、展廳介紹等功能,最大程度減輕工作人員的工作壓力。
首先,記憶和輸出數據是機器人的優勢。面對科技館這樣的垂直場景,當輸入大量相關內容之后,通過問詢的方式,機器人可以輕松調用知識,而因為有了云端的共享,知識圖譜又可以被大量復制,機器人與機器人之間協同起來,效率也很高。
其次,機器人講解員的確已經可以分擔部分講解、接待工作。展廳的功能復雜性和人員流動性對機器人有更高要求,其中,自主導航和智能規劃路線等更是必不可少的功能,而在以“客流冠軍”著稱的上海科技館,憑借自主研發的SLAM定位建圖系統,實現全自主導航和智能避障的擎朗機器人“花生”,其表現讓現場嘉賓及媒體驚喜。
- 首展時間 -
2020年7月15日-11月15日
9:00am-5:00pm
- 首展地點 -
上海科技館2樓特展廳
2025-04-16 11:04
2025-04-16 10:58
2025-04-16 10:53
2025-04-16 10:52
2025-04-16 10:49
2025-04-16 10:31
2025-04-16 10:30
2025-04-16 08:53
2025-04-16 08:52
2025-04-16 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