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高精度地圖數據、慣導系統、
我秀平臺出世
郭晟告訴新智駕:“高精度地圖是一個從0到1的邏輯,而非現在有了1,我們就做1。”
立得空間入局高精度地圖領域近20年,已經積累大量的數據,包括全國二維地圖數據、街景數據。公司曾向公安、國防、航天、智慧城市、汽車等多領域提供高精度地圖服務,積累了全國600個城市的高精度地圖數據。
郭晟提到,立得空間全國600個城市的高精度地圖數據主要來源于兩部分:專業設備采集測繪;與主機廠上汽進行軌跡采集及“我秀中國”平臺的數據積累,即眾包UGC數據。
在這背后,立得空間移動測量技術、慣導系統、車聯網秀友科技為全國600個城市的高精度地圖數據提供了技術與平臺支持。
移動測量設備:自動駕駛和高精度地圖的根源部分即移動測量核心技術。立得空間最早從移動測量起步,是中國移動測量系統的發明者,具有20年豐富的測繪經驗,并獲得甲級測繪資質。
其移動測量系統已形成LD2000和LD2011兩個大的系列,共7大類10個小類的移動測量系統產品,應用于民用測繪、軍事測繪偵查、軍事專題數據生產、公路巡查管理、城管流動執法、鐵路限界測量等領域。
利用自有的移動測量系統,立得空間已為全國100多個市(區)的城管、公安、公路、旅游等行業用戶采集街景地圖,街景地圖市場占有率超過90%。
慣導系統:極智行另一核心技術即被公眾熟知的慣性導航。
在自動駕駛中,所有需要用到GPS的地方都需要使用慣導(慣性導航系統),例如車輛定位、激光雷達的GPS接口等。在GPS信號丟失時,慣導能夠將定位信號模擬出來。
1999年,立得空間開展慣導工作,并在國內率先完成慣性導航技術研發,前期主要運用于軍工領域。其牽頭單位自研的中、低精度IMU及其組合導航定位系統已完成系列化、型號化,應用于移動測量系統、鐵路軌道檢測、無人探測導航系統等多個項目。
現階段,立得已擁有國內獨有的應用于車載領域的慣性導航。基于慣性導航,立得已同主機廠進行相關的終端部件合作。
基于慣性導航和移動測量工作,立得空間的實景地圖和高精度地圖由此而生。
早前,立得空間曾向公共機構提供高精度地圖服務。郭晟提到,建房修橋對高精度地圖精度需求達到毫米級,公安部門跟蹤車輛、打擊犯罪、城市管理同樣需要高精度地圖。通過向軍工、公安、交通部門、城市管理、測繪部門機構等多領域提供高精度地圖服務,立得空間已經積累了全國600個城市高精度地圖數據,超 60 萬公里里程。
秀友科技:車聯網平臺秀友科技是獨立于高精度地圖之外的領域,但它又和高精度地圖領域相互配合。這是立得空間眾包UGC數據的重要支撐。
新智駕了解到,秀友科技旗下的“我秀中國”平臺對接小微企業,提供車聯網系統,包括5G云管理、車庫管理的平臺,大數據可視化和車輛養護平臺。面向商用車,“我秀中國”可幫助中小企業進行車隊管理,例如行車軌跡、路徑管理。
在為車隊提供服務的同時,立得空間也收集到更多的車輛信息,利用諸多車輛軌跡數據,提升平臺軌跡數字的密集度。在某種程度上,“我秀平臺”可為高精度地圖進行補充,即高精度地圖眾包部分。
新智駕了解到,立得空間目前已積累600萬臺車,包括專業測繪車及眾包車輛,每天產出1億里程數據。
汽車走向數字化、智能化,要求高精度地圖精度在厘米級。專業測繪車首遍采集測量精度一般為厘米級。但隨著數據融合,生產過程中地圖精度相應損失。立得空間也同樣需要解決眾包數據精度低、偏差率高的問題。郭晟提到保證高精度地圖精度的三步策略:
完善的技術體系,高級外業采集設備首次采集精度需達到2/3厘米;
數據生產線需保證質量體系;
利用第三方數據糾正地圖;立得空間的優勢在于覆蓋全國600個城市高精度地圖、高精度控制點,且控制點精度在1厘米左右,呈網狀排布。郭晟提到,這是立得空間獨有的優勢。呈網狀排布的1厘米級高精度地圖在輔助精度工作的同時,可以節省大量繪制成本。
現階段國內外多數公司高精度地圖采集水平如下:專業測繪車集中式采集占70%;剩余30%則利用AI輔助。新智駕了解到,武漢立得研究院目前正在基于全國600個城市高精度地圖數據開發自動標注工藝。
后續地圖更新方面,現階段,極智行通過衛星大面積觀察城市道路建設,或利用第三方數據(比如出租車軌跡跟蹤數據)進行數據分析。
利用UGC眾包、測繪設備收集大量運動軌跡,基于軌跡差分進行數據更新、提高精度。這也是未來極智行的研究方向。
郭晟提到,未來高精度地圖采集繪制趨勢是眾包替代人工。隨著自動駕駛汽車越來越多,每輛車上搭載的十幾個傳感器不斷積累運動數據,傳到云端供機器學習,完成數據更新。
“未來,自動駕駛高精度地圖人工繪制作業將占20%-40%,剩余全部由機器完成。”
2025-04-18 09:04
2025-04-18 09:03
2025-04-18 09:01
2025-04-18 08:59
2025-04-18 08:50
2025-04-18 08:49
2025-04-18 08:46
2025-04-17 19:19
2025-04-17 08:18
2025-04-17 08:18